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内容:“行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着眼于人的行为,管理对象不局限于商务活动,还包括自我管理(习惯养成方法及学习方法)、教育孩子等方面。
行为科学管理是一项商务技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通过操控环境,使员工自发地重复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成果(业绩)的行为。”
本书的作者:石 田淳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给日本的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管理员工的方法。因为在现在的日本正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就是老年人正在不断增多,以后的公司在招聘新员工尤其是招聘优秀的员工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现有的员工变得优秀起来。不优秀的原因是没有能力,没有能力也就是做事“做不好”。“做不好”从行为科学上来讲有两个原因:①不知道“方法”②知道方法,却不知道“如何坚持”。“做不好”这个问题如何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解决起来反而简单了。
如何传授“方法”
“方法”一般指的是知识和理论,即按照什么顺序、以什么为重点来工作,相当于技能部分。如果在传授方法的时候只是说“好好看,记住!”,这种做法并不符合行为科学,所以方法的传授需要有效的“机制”。
不坚持就没有意义
知道了方法,但还是不知道“怎样坚持”,原来什么样子以后还将是什么样子。正如《后会无期》中所说: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将“不能干的人”改造成“能干的人”,不需要研究如何从精神层面改变对方的个性,而是要建立帮助人们学习“方法”,并“坚持下去”的机制。
MORS法则(具体性原则)
抽象的命令无法让人知道如何去执行,越具体的指令执行的效率就越高,就像程序的代码非常复杂但却非常的详细。这样计算机执行起来的效果才能更好。
M=Measured(可计量)
O=Observable(可观察)
R=Reliable(可信赖)
S=Specific(明确化)
可计量:可以计算做了多少
可观察:不管是张三还是李四来看,都知道是在做什么
可信赖:多个人来看,大家都认为你是在做同一件事情
明确化:谁在做,做什么,怎样做都很明确。
MORS法则的具体应用就是无印良品的工作手册厚达2000页。比起一般只说漂亮话的工作手册,详细而具体的工作手册能够更好的指导员工的工作。
行为分解——细化
“行为分解”听起来很难,其实简单而言就是详细指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行为步骤。就像那个“把大象装进冰箱里”的笑话中讲的那样: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推进去,把冰箱门关上。 只有细化才能更好的把知识吸收,才能把知识内化,改变才能出现!
创造“循序渐进”的环境
传授“方法”的关键,首先是“指定步骤”,即对“能干的人”的行为进行分解,制定工作手册。 然后是检查,确定关键行为,即“精准行为”是否增加。 最后还需要的是“对技能的反复练习”。这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问把一个人突然推下水能不能教会他游泳?答案是不会,而你会被警察带走。所以说,创建“循序渐进”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不能够省略,否则事与愿违。
如何创则“循序渐进”的环境呢?
方法就是“设定子目标,让人逐渐习惯”,专业名称就是“系统脱敏法”。这种工作方法为工作中“克服恐惧”的方法,在行为科学管理中经常会用到。比如你想挑战一下马拉松,但是跑步的痛苦会让你望而却步。那么你可以先进行一周不行两次的步行,每次30分钟,接下来30分钟里跑10分钟,然后30分钟里跑20分钟,慢慢地延长跑步的时间和距离,按照这个方法不断练习,那你一定可以挑战马拉松。 “循序渐进”是克服不擅长的事情的大前提。
“行为”是需要坚持下去的
做不好事情是因为不懂“方法”,那么在传授方法的时候有三个关键点:
①制订步骤——制订指示具体行为的工作手册
②确认精准行为是否增加——检查表
③反复练习——采用系统脱敏法,制订子目标,“循序渐进”地做
那么,掌握了方法就万事大吉了吗?NO,这只是第一步,如果不能坚持前面的都是空谈。仔细想一下如果一件事情你能够坚持去做,那么这件事情的结果一定是你想要的。如果事情的结果对你的满足感很低,你就可能不会去做。如果事情的结果对你是有害的,那你就会坚持避免那个结果发生。比如你想减肥,那么你能回选择跑步、跳绳、举铁等等。没有人强迫你去做,但是你就是愿意做,没有时间挤时间也去做。没有为什么,只是你愿意看见自己瘦下来的样子。
行为科学中的“ABC”模式:
A=Antecedent(先决条件)——发起行为的契机、行为之前的环境
B=Behavior(行为)——行为、言论、举止
C=Consequence(结果)——行为导致
能够让行为持续,也就是对坚持行为产生影响的是C“结果”。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房间冷,打开空调”这个行为放在“ABC”模式当中来看。
“房间冷”相当于A“先决条件”; “单开空调”就是B“行为”; 此时,如果C“结果”是“空调吹出冷气”的话,今后应该就不会有人再做“房间冷,打开空调”这个行为。 所以,“之所以不能坚持,就是因为实施了行为也不能带来理想的结果”。
“如果行为的结果能带来益处,人就会重复这个行为”。 控制结果或者先决条件,可以使行为持续的发生。
例如:一群人在路上拼命的奔跑,可能是前面有黄金等着分,先到先得,也许是后面有野兽追赶,逃命要紧。总之,奔跑的结果对他们而言是有利的,所以这个行为才会坚持下来。 使行为的结果“带来益处”,这就是养成习惯的根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正反馈”。反馈的越及时,行为改进的也就越精准。比如学习英语口语,每天都学的很认真,但是没有人和你用英语对话,时间长了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动力减少,学习的行为次数可能就会减少。
所以想让行为发生,需要关注下面的三种行为。
首先是“多多益善的行为”,比如说为增加销售多拜访客户。然后是“多余行为”,比如上班时间聊天,减肥期间吃垃圾食品等。需要增加的行为或需要减少的行为在行为科学中称为“目标行为”。 第三种需要关注的行为是妨碍目标行为的“对立行为”。常见的对立行为就是毫无意义的“网上冲浪”。微博,微信等SNS就是强大的对立行为。
而事实上,多多益善的行为难以增加,而多余的行为却难以减少,原因是由他们各自的行为性质决定的。多多益善的行为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能马上享受到成果。例如跑一次步,减肥的效果并不能从体重秤的数字上体现出来。而多余的行为、对立的行为则可以“马上享受到成果”。例如微信聊天使人“马上变得放松和开心”,吃零食或冲动购物让人马上得到“满足感”。
要解决上面遇到的问题可以从下面三个关键点入手:①对行为“给予支持”,换言之就是“创造愿意工作的环境”。比如买一个非常舒服的椅子,久坐也不会累,播放适当的背景音乐以愉悦心情等。②为行为“赋予动机”也就是设法“使行为带来益处”。多多益善的行为不能马上享受成果,那就设法创造可以马上享受的成果。③降低难度,不断细分工作把难度不断降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低到你自己有忍不住想去试一下的冲动。例如你想背单词,一天10个单词觉得可能有难度,一天5个觉得还是有些难度,那一天背2个单词你一定会觉得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have to 和want to
英语中有have to 和want to分别表示“不得不做”和“我想要做”,持有这两种态度的人工作效率差别非常之大,两者的本质差别就在于“是否自觉工作”。want to是追求卓越而 have to则是只求合格。如何从 have to 变成 want to?结果是关键。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不断重复有益的行为的关键,就是可以“操纵结果”。操纵结果也就是“赋予动机。”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得到“表扬”“报酬”。因为能够得到奖励,所以才回到工作感到“喜悦”。要不人们怎么经常会说“无利不早起”这句话!
要让行为坚持下去,就要改变已有的观念,把原来对“结果的认可”转变为“对行为的认可”。
如果要做出表扬,一定要迅速,一般60秒内最为理想。时间长了之后表扬的价值就会迅速的贬值!当然,批评也更应该如此!
让我们重新认识“表扬”
作为最为理想的“表扬方法”,可以参考“PST分析”整理法。通过对“类型”“时机”“可能性”这三个要素的运用从新对行为持续的关键:即ABC模式中的“C结果”进行重新评估。
根据类型,结果可以分为积极的结果(P=Positive)和消极的结果(N=Negative);
根据时机,则可以划分为马上产生结果(S=Sugu)和之后产生的结果(A=Ato);
根据可能性,则可以根据结果确定(T=Tashika)或者是不确定(F=Fukakujitsu)来划分。
通过观察P、S、T、N、A、F这六个条件组合,可以判断该结果是否会使行为容易继续。
最容易使行为继续的组合是“PST”。即“积极的”“马上会得到”“确定的”。如果结果是这三个要素齐备,人们就会自觉重复行为,也提高了行为的自觉性。另外“NST”组合也与“PST”同样有效。这个组合会在想要制止行为时发挥作用。而最不理想的则是“PAF”和“NAF”。
目标本身重要吗
在我们制订目标时,必须要清除的一点就是“只要目标明确了,人们就能坚持”这个观点需要纠正一下。不是说目标是什么都无所谓。而是“设定目标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该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那他就会从明天起增加学习的时间吗?显然不会的。问题不在于对方的理解能力,知而不行是人类的行为原则。重要的不是“为什么要做”,而是“做完后的结果”。所以,对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做完之后的结果”。同时,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只有目标,人们是很难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