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托生活经验,建立表象。“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大,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因难。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
2、通过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当学生建立起公顷的表象后,运用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同时借助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3、合理运用推理,帮助学生理解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从长度单位的进率和面积单位的意义入手,让学生通过寻找长度单位与相对应的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发猜想,在米和千米之间应该还有十米、百米这样的长度单位,对应的也应该有平方十米和平方百米这样的面积单位,此时,教师顺势说明平方十米就是公亩,平方百米就是公顷,这样一下子就把公顷与平方米的关系拉近了,借助于平方百米这一说法,学生自然就能想到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因此面积就是100×100平方米。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多的是一种理解后的掌握,也使学生将新知的绳子栓在了旧知的锚上,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