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思维设限,突破“穷”的标签

昨天,在回家的班车上,由于晕车+低血糖,只能找点分散精力的事情,草草扫视了两篇文章,主题相通。

第一篇是主要是讲述一家人,因为盲目节省,甚至可以称得上吝啬,到处抠门。导致明明有独特的手艺却过得异常窘迫,可谓捧着金碗讨饭吃。看完总结下来,不由得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家人,就像是把面粉和钱币深埋的吝啬鬼。汲汲于蝇头小利中,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因为日子过得窘迫,又不愿正视自身问题,和人沟通教练,进而越发窘迫,形成恶性循环。

诚然,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这句组训并不过时。但是,也要看看俭应从何处做起。在投资自身个人发展和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问题上,都不可斤斤计较,只看眼前一点。

一味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是不可取的,因为你都不知道有品味的生活应该怎么过,又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去赚钱,提升自己价值?因为下意识你对自己说“够了,满意了,大不了省着过”等等。

庆幸的是,父母虽然对待生活异常清贫,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上却是不遗余力。感谢我的爸妈,一穷二白两手空空带着三个孩子闯荡县城,还要把我们都送进大学校园,这中间估计经历了千难万苦,不足为人倒也。

第二篇文章与此类似,不过更强调我们不要把自己这种抠搜的思想过早传递给孩子。甚至,最好永远不要传递给孩子。

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从小到大,机会很少有机会买新衣,都是捡着穿。父母也反复强调,他们多么心苦,我们比起城里人差别很大,不能像他们一样随心所欲。

这些话供电化,牢记于心,也很少给自己卖东西,觉得自己配不上好衣服,感觉自己就像是贴了个标签(穷人)。实现经济独立后,购物欲望就爆发了。刚工作前两年买的衣服大于过去二十几年总和。但是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因为大不了就可以退换。看着满坑满谷的劣质衣服,没有哪一个适合自己。

意识到这个问题,又苦于短期内很难提升品味,后来就干脆一刀切,啥也不买。现看来有点效果。衣服少了,反而选择比较自由。

有句话说的特别在理,贵只有贵一个缺点,便宜货可能只有便宜一个优点。

总之,不要让穷人思维误导自己做出错误决定。不要轻易给孩子设限,不要往他身上贴标签,让他久而久之又变成跟你一样,受限于“穷人”思维,阻碍积极向前。

回到家,衣服随意了,表情心情也要随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师这个职业,说的形象点就是每天带着同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畅游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只有你一个人上岸了!所以你...
    荆棘bq阅读 183评论 0 0
  • 15年的时候尔冬升导演的《我是路人甲》上映,受邀去横店看首映。演员们都很稚嫩,很努力的演,甚至有点用力过度。不过这...
    趙二阅读 389评论 0 0
  • 01 课堂上,手机屏幕突然被点亮,一个熟悉又令人心跳加速的头像,一句不咸不淡的话,“下课没?”星儿秒回,“还没,怎...
    没错呀天是映过来的海阅读 25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