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是所谓“春秋五霸”。当然,五霸也有其他的版本,不过,不管怎么组合,楚庄王一般都能名列其中。然而,孔子在《春秋》中却一直称“楚王”为“楚子”,这是为什么呢?
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诸侯,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谁可以封到较高等次的爵位?以最高等的公爵而论,一是看与周王室的亲密程度,比如周王室的手足,鲁、燕、卫、晋的国君,被封为公;二是功臣与重要的姻亲,比如齐国的国君;三是刚刚被灭亡、势力依旧强大的商朝,其后人建立的宋国,国君也被封为公。而南方的楚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既不是姻亲,也不是功臣,与周王室关系疏远,实力当时还比较弱小,所以仅仅被周王室封为子爵,在五个等级中列倒数第二。
然而,楚国并不满足呀。随着实力的不断强大,到了熊渠当国君的时候,他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后,封自己的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但是熊渠自己还是低调做着周天子册封的楚子。再后来,因为周厉王当政,熊渠担心这位特别能搞事情的周天子来找麻烦,所以他就让几个儿子把王号给去了。
到了鲁桓公六年,即公元前706年,楚国国君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君在周桓王面前说情,让楚国称王。“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周桓王当然不同意,熊通大怒,他决定效仿祖先熊渠的做法。《左传》记载:桓公八年,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就在这次会盟上,熊通自立为“楚武王”。在当时,王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这一称号。楚国国君公开称王,反映了楚国的强大,也反映了周王室和分封制的衰落。
尽管楚国国君称王已经是公开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还是有许多人心底里却不愿意承认,比如孔子。在孔子自己的著述中,仍将楚国国君称为楚子。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与他的“克己复礼”的思想主张有关。孔子生在春秋乱世,目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痛心疾首之余,一心想着恢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那么如何才能恢复呢?孔子认为首先要“正名”,即做到名正言顺,西周的理想社会就可以恢复了。在孔子眼里,“君君臣臣”的名分是不能乱的,一日为君,则世代为君;一日为臣,则世代为臣。为了做到名正言顺,孔子就不顾楚国国君已经称王的事实,仍然按照西周的等级,自欺欺人地将其称为楚子。
这是从字面上力图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体现,也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春秋》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孔子还喜欢为尊者讳,齐襄公攻打纪国,本为觊觎他国的土地财物,是不道德、不正义的侵略。而孔子为了掩其过而大其义,就歪曲说齐国是为祖复仇才发动了战争。他不喜欢、不理解的重大事件,则干脆就不予记载,或用曲笔。所以后人看《春秋》,绝不能单纯从字面的意思理解,为了探究真相,要结合多部史书来看。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孔子篡改了历史。
有趣的是,司马光是维护礼教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资治通鉴》开篇就自三家分晋始。何耶?唯司马氏认为,周天子封晋国赵、魏、韩三家大夫为诸侯,破坏了礼教名分与等级,就是礼崩乐坏的开始,是历史未有之大变局。但就像柏杨先生所嘲笑那样,打脸的是,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竟然称“楚子”为“楚王”,甚至在齐国的国君田因齐还没有给自己“加冕”的时候,就提前称他为“齐威王”了。
不承认现实,就能改变历史?做梦去罢。
写完本文,重读柏杨版《资治通鉴》之开篇,惊觉以上探讨,并未脱离郭定生先生多年前的结论和研究窠臼,无非是经我之口又重复了一遍而已。那么,严格地说,我只是接近剽窃地进一步阐述了人家的看法而已,再次向这位文坛巨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