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与内卷

主义是一种研究东西的方式。很多时候,在一个名词之后加了一个主义,就代表了一种极端的态度。

我们在网络上讨论的躺平与内卷,在我看来,其实是躺平主义与内卷主义。所谓躺平,就是不管压力如何,我自岿然不动,所有的反应都以不动应万象。而内卷主义,则是用一种耗尽资源的恶性竞争方式来对待压力,无论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合理的性价比。

躺平主义的人不能断定是懒惰的。他们可能有过行动,然后被内卷主义的人打败。于是从合理行动派变成了躺平主义。

躺平主义的人更多的是中年人。因为受到了不断的挫折,才没有了继续主动前行的勇气。多了一点宿命论,认为付出也不会有结果,不如就这样吧。他们的生活里,正反馈太少,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坚持过的事情太少。

内卷主义的人,真的想那样一直内卷吗?或许更多时候,他们害怕的是沉没成本。就像《囚徒的困境》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游戏。将一美元当做物品拍卖,规则只有两条:

1. 钞票归报价最高者。新的报价必须高于上一次报价,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新的报价则拍卖结束。

2. 报出第二最高价者也要付出他最后一次报价的款项,而且他什么也得不到。(当然没有人想成为这样的竞拍人。)

但是由于游戏的特殊规则,一开始被用1美分赚1美元的利益吸引的人,便陷入了困境。第二最高价的人,会因为害怕损失而追加报价。所以这个游戏通常会以高于1美元的价格结束。统计显示,平均的成交价格在3-5美元。因为那个看上去的99美分的利润而出价,却最终发现将自己拖入了一个无法抽身的泥沼之中。害怕之前的投入血本无归,被迫高价竞争原本不值的价格。

内卷到最后,是不甘无效付出的人。可是,事实上,我们需要这样极端的做事吗?博弈论里介绍的这个游戏,本质上就说明了,内卷是应该被避免的。我们的内心应该有认知这种陷阱的能力。

无论是躺平主义或者是内卷主义,都过于极端。我们不应该采用其中的任何一种作为我们的行为方式,事实上,也很少有人能极端的遵循其中一种来行事。当迷茫时,不如读书,从书里找寻自己行动的指南。中国人擅长的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内卷”是一种共象 听说“内卷”这个词稍微早一点,大约是在去年底,而听说“躺平”还是最近几天。 因为都是网络新...
    骑在牛背上看书阅读 14,623评论 36 67
  •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躺平青年”越来越多,甚至渐渐自成一派,我觉得引领了一种不正的社会风气。 纵观...
    罗志坤_强化班阅读 922评论 5 6
  • “躺平”最近成为了新晋网红流行词,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用比较文艺且文明的方式去解释这个词:就是不管...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5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4,00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