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

网络素养2

第三章从个体在网络中的精神生活转向群体这个角度,探讨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融入数字文化。
作者在第三章中集中讨论了参与的重要性,论述参与的素养,这一技能对希望借助数字媒体来表达自我,开展社交,发起号召,组织活动,教育他人或者增进集体智慧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章与其他章节一样覆盖了“内修”“外治”两个部分。网络参与一方面是个人的内在技能与策略;另一方面,当许多个体的参与在整个网络上灰机起来时,它就成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这就是协作的素养。
作者在序言讲到:“在我们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参与素养和协作的素养是尤为重要的,在社会上许多人都喜欢独自一人,追求所谓的个性发展,而离开群体,缺少了参与的素养,这样会使个人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网络的参与活动中,网民们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议题中,从而成为发挥个人影响力的先驱。在数字联网公共空间组成的世界里,如果你知道如何进行网络参与,就有可能获得影响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参与力量在与和他人分享,在互相分享自己的信息的时候,相应的获得更多的信息。”书中提及到,在互联网之中,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人们可以轻易的参与到协作中,他们会有很多参与的理由,比如说生育,利人主义,满足好奇心,回馈某个提供价值的社区,参与游戏等,还有常见的理由:反正自己本来要做这件事,那不妨将其当做为大家做贡献好了(开源开发者称之为“骚到痒处”)。(内容来自《网络素养》序言部分并进行了改写)
参与文化不是一小部分人士的专利,而是一种人人能贡献的文化。在这个新环境里,参与不是抵抗,也不是另一种简单的合作方式;在参与结果不确定的事情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斗争。在现代社会中,参与就是力量。(以上随笔内容部分摘抄《网络素养》序言并进行了改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网络素养2 第三章从个体在网络中的精神生活转向群体这个角度,探讨个体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融入数字文化。作者在第三章中...
    Innogen99阅读 124评论 0 0
  • 蒂姆·奥莱利(Tim O'EReilly) “谷歌、维基百科乃至互联网本身的成功秘诀在于其‘参与机制’”。 【强调...
    LIAN07阅读 543评论 0 0
  • 1.WWW(万维网)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发...
    奶霜荔枝红茶阅读 375评论 0 0
  • 今天读了《解忧杂货铺》第三章近50页,其实昨晚已读了一遍,感觉书已走向精彩时段,于是今晚又忍不住花了40分钟重...
    大小梨阅读 492评论 0 0
  • 12.26刘延秋随笔 听课的技巧 要明确听课时我们听什么,这是关键所在。听课听门道,重在两个方面:首先,看教师的“...
    巴彦花一刘延秋阅读 23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