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该包括在项目内,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
5.1 规划范围管理 — 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
5.2 收集需求 — 为实现项目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
5.3 定义范围 — 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5.4 创建 WBS — 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5.5 确认范围 —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5.6 控制范围 —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项目范围管理的核心概念
在项目环境中,“范围”这一术语有两种含义:
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
项目范围 。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范围有时也包括产品范围。
5.1 规划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是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5.2 收集需求
收集需求是为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且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5.3 定义范围
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描述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边界和验收标准。
由于在收集需求过程中识别出的所有需求未必都包含在项目中,所以定义范围过程就要从需求文件(收集需求过程的输出)中选取最终的项目需求,然后制定出关于项目及其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详细描述。准备好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
5.4 创建WBS - 重要输出:范围基准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 WBS 是对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创建所需可交付成果而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范围的层级分解。WBS 组织并定义了项目的总范围,代表着经批准的当前项目范围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工作。
WBS 最低层的组成部分称为工作包,其中包括计划的工作。工作包对相关活动进行归类,以便对工作安排进度、进行估算、开展监督与控制。在“工作分解结构”这个词语中, “工作” 是指作为活动结果的工作产品或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活动本身。
5.5 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由客户或发起人审查从控制质量过程输出的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确认这些可交付成果已经圆满完成并通过正式验收。 本过程对可交付成果的确认和最终验收,需要依据:从项目范围管理知识领域的各规划过程获得的输出(如需求文件或范围基准),以及从其他知识领域的各执行过程获得的工作绩效数据。
确 认范围过程与控制质量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后者关注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及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控制质量过程通常先于确认范围过程,但二者也可同时进行。
5.6 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控制项目范围确保所有变更请求、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通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见 4.6 节)进行处理。在变更实际发生时,也要采用控制范围过程来管理这些变更。控制范围过程应该与其他控制过程协调开展。未经控制的产品或项目范围的扩大(未对时间、成本和资源做相应调整)被 称为范围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