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在建元二年,强行阻止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这件事情对汉武帝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汉武帝是怎么面对的呢?我们看到史书的记载汉武帝没有任何反应,因为这个时候窦太后拥有权势,汉武帝的优势在于年龄,窦太后有权势毕竟经历了文景武三朝,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汉武帝虽然当时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跟窦太后较量,但是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汉武帝当时只有17岁,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所以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坦然的接受了窦太后的干预,这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到了建元六年的五月,历经文景武三朝的窦太后终于谢世,窦太后的谢世应该说是一个时代的一个结束,这个时代就是从汉初一直到建元六年窦太后的谢世,这个黄老之学在西汉,具有统治地位的这个时代告一段落。因为窦太后是黄老之学最坚定的支持者,倡导者。武帝就是因为触犯了窦太后的黄老之学才导致建元新政的失败,窦太后的去世给了汉武帝一个绝好的机会。汉武帝就找了一个理由就说是窦太后的丧事办得不好,把窦太后在建元二年改组领导班子的宰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全部免职了。这两个人是窦太后调整领导班子的时窦太后安排的。汉武帝肯定要把他免掉。罢免以后任命了田蚡做丞相,韩安国做御史大夫。这次任命却没有我们讲到的魏其侯【wèi jī hóu】窦婴,这是因为窦太后的去世已经使窦婴失去了唯一的政治靠山,所以窦太后的去世意味着窦婴的政治生命结束。
这里面有一个很复杂的背景,其中牵扯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灌夫,窦婴是一个失势的外戚,灌夫是一个落职的将军,本来他们两个是毫不想干的,就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欣赏跟借助走到一起了。窦婴有一个喜好,这个喜好在西汉初年有相当一批人都有这个喜好,就是养门客,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个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手下门客三千,非常有名,所以西汉初年很多人仿照信陵君养门客。窦婴恰恰有一个养门客的一个习惯。所谓门客就是奔着一个有权优势的人在他手下出谋划策,然后在这个主人家生活。窦婴得势的时候手下的门客非常多,但是到窦婴失势的时候,门客就没了,因为门客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有权有势就来,无权无势就走,目的很明确。窦婴失势的时候他的门客都转到田蚡哪里去了。在窦樱看来前后反差太大,前期得势的时候是门庭若市,后期失势的时候是门可罗雀。而在这个时候灌夫却一如既往的来看窦婴,因为灌夫看中了窦婴的两种身份,第一是外戚,第二窦婴他是一个诸侯。所以灌夫还是照样来看他,这样窦婴跟灌夫越走越近,两个人年龄相差很远,窦婴年长,灌夫年幼,是两代人,结果他俩就成了忘年之交,生死之交,甚至赶到相见恨晚。这就是灌夫跟窦婴密切的交往。
灌夫本来姓张,他的父亲叫张孟,是刘邦手下骑兵司令灌婴的门客。后来得到灌婴的欣赏就把自己的姓给改了由张孟改成灌孟。而且灌孟打仗很勇敢,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与灌夫 父子两个同时参战,参战以后因为灌孟年老,在使用灌孟的时候将军们对灌孟使用是有限制的,危险的地方不让灌孟去,但是灌孟不服老,哪里危险往哪里冲,他这种做法是要显示自己没有老。结果就因为他这种性格死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战场上了。按照汉代法令规定,父子两个人同时参军,一人战死另一个人可以扶着灵雎回家。灌夫可以不参战了。但是灌夫坚决不走,而且扬言一定要取吴国汉将的头,来为父亲报仇。而且灌夫还有个惊人之举。他选了几十个家奴,又选了几十个壮士,去闯吴国的大营。结果走出军门的时候,他带的几十个壮士中间都害怕了,只有两个人跟他一起,加上十几个家奴,就带着这十几个人闯吴军的大营,到了里面杀死了不少吴军,最后是在闯不动 ,十几个家奴全部战死,两位壮士死了一个还剩一个跟他回来了,灌夫身上有十几处重伤。 军队中间有很好的刀枪药,救了灌夫的命。从此灌夫就得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好名声。灌夫伤好后还要求再闯吴营。。结果被主帅周亚夫阻止了。后来汉景帝任命灌夫做中郎将。但是灌夫这个人呢,他打仗可以不要命,但是真要做官干不几天就因为违法把官给丢了。汉武帝继位以后对灌夫非常重用,汉武帝继位的当年,就任命灌夫做淮阳太守。汉武帝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需要一个很勇敢的人去镇守就任命了灌夫、到了建元元年汉武帝就吧灌夫调回到自己的身边做太仆(太仆四盒管皇帝的车马的)。这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能当的。灌夫做这个官的第二年就跟人家打了一架,打架的对象是窦太后的娘家兄弟,叫窦斧,打架的原因是两个人喝酒,灌夫爱喝,喝完以后就耍酒疯,就把窦斧揍了,结果汉武帝就吧灌夫调走了,去外地做官结果没干了几年又犯法了。这次汉武帝也不敢用灌夫了。这个灌夫贪杯还任性,结果窦婴对这个人反倒是很欣赏。
本来灌夫跟窦婴走近了没有太大的妨碍,但是灌夫有一次穿着丧服,灌夫的姐姐去世了,穿着丧服去拜见当时的丞相田蚡。田蚡看到灌夫穿着丧服,就说了一句戏言,开玩笑的话(按照汉代的礼法,穿着丧服是不能喝酒的)说,我想跟你一块去魏其侯【wèi jī hóu】窦婴家喝酒,本来田蚡这个话是个卖乖的话,是个戏言,是想说我想去看望窦婴,你看你丧服在身不能去,结果灌夫就吧这个戏言当真言,捡了针头当棒槌,马上就跟田蚡说,既然将军要去我这丧服不丧服无所谓了,咱们定下来那一天到窦婴家里去,田蚡无话可说就答应下了,这个事情下来以后灌夫就立即把这个话告诉窦婴,窦婴一听说丞相要来,窦婴是连夜打扫房间,夜半就开始准备饭,天亮了时酒宴都准备好了,结果是从五更等到中午,丞相没有来,窦婴心里很不是味,就问灌夫丞相是不是忘了呀?这个话本来是田蚡说的搞得这么一个尴尬的结局,田蚡没有来,灌夫很没有面子,就亲自请田蚡,结果到了以后田蚡还在睡懒觉,把田蚡叫起来,田蚡说我昨天晚上喝多了,我忘了。既然你来了咱么就去吧,去的路上田蚡又走的很慢,这样一来灌夫心里就窝了火,第一说好了你来你没有来,第二我来叫你你有不马上去,所以在窦婴家宴的时候,灌夫就忍不住,就用话语刺田蚡,说了写难听的话。窦婴一看就吧灌夫扶出去了。田蚡跟窦婴喝啦很晚。这个宴请的目的本来是想结交一个权贵,结果让灌夫一搅合得罪了丞相田蚡。从家宴中可以看出来,已经失势的窦婴,跟已经落职的灌夫有个共同的心理,想结交权贵。无非就是想东山再起,或者有个权贵的朋友。但是田蚡那个人怎么会吧窦婴看在眼里呢,窦婴在失去政治靠山以后有可能再东山再起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窦婴这个家宴是个很不明智的做法。你这个家宴透露个信息你想巴结田蚡。结果这个事情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田蚡找了一个门客到窦婴家里去要窦婴在长安城南的一块地。本来这个地是窦婴的地。窦婴就不想给,就觉得我虽然没有权势的但是你不能夺我的地呀。灌夫知道后就指名道姓骂田蚡。去跟田蚡说这个事情的这个门客叫集夫,他不想回去实话实话实说,要把窦婴的不满跟灌夫的大骂说给田蚡,田蚡肯定会与窦婴结尾仇家,这个门客回去就骗了田蚡说这个窦婴已经老了,何必那么着急要他的地呢?晚几年等这个老家伙一去世你在要他的地不是很容易吗。但是过了不久这件事就被田蚡知道了。所以城南索田这件事情就让田蚡跟窦婴结下了怨仇。如果处理的好呢 这件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矛盾,窦婴在这件事上处理的有毛病,窦婴举行家宴的目的是为了结交个权贵,结交个权贵必定要有付出,仅仅请人家吃一顿饭能结交权贵吗? 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田蚡之所以敢向窦婴索要田地,这中间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原因,田蚡有恩与窦婴。因为窦婴的儿子犯了法是田蚡救了窦婴的儿子,田蚡是救过窦婴的儿子的。田蚡之所以敢要是有两方面考虑的,第一,田蚡就看出窦婴想跟自己结交的这个心愿,第二个原因是田蚡曾经救过窦婴的儿子。
田蚡是个真小人,连个伪君子都谈不上,这个人很坏。本来要的是窦婴的田地。但是没有拿窦婴开刀,首先拿灌夫来开刀,灌夫有一个可以被田蚡抓住的毛病,灌夫的家族在他的家乡是豪强,非常霸道。当时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豪强的存在对中央政府来说有两点不利,第一威胁到中央集权,造成百姓对中央政府的怨恨。所以灌夫的家族背景成为田蚡拿他开刀的主要理由。所以田蚡就把灌夫家族的事情报告给汉武帝了。说灌夫家族的人在颍川一代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其实这个事情的处理按照法律应该归丞相来管,结果田蚡汇报给汉武帝了,因为田蚡是想杀灌夫,杀灌夫又不想让自己的手上沾上血,想借汉武帝的手来杀灌夫。结果汉武帝的答复是 这件事是你丞相的分内事,用不到找我,你自己就可以处理这件事,田蚡向汉武帝的汇报给汉武帝的批示等于说汉武帝授权田蚡来全权处理灌夫这件事所以得了这么一个最高指示,田蚡就有了尚方宝剑了,田蚡就想收拾灌夫,但是灌夫也不是个等闲之辈,灌夫手里也有田蚡的一个把柄,就是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淮南王进京的时候,田蚡去送他 两个人有一番对话,淮南王有多位篡权的野心的,田蚡当时就告诉他(田蚡当时是太尉),你是高皇帝(刘邦)的孙子,若当今皇上不在了,算来算去只有你是最适合做皇帝的,淮南王一听太高兴了,所以就弄了一大批金银财宝赏给了田蚡。这件事情按照封建的法律,这是眼中违法的事情,因为立谁为皇帝不是由大臣们来讨论的。这是谋反罪。后来两家就罢手了,但是只是一个表象,实际田蚡在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