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怎么办?家长该怎么引导?读书只是读书,读书是唯一的目的,过度夸大读书的“苦痛”,只能让孩子提前对学习这件事没有好感!成就我们的绝非干巴巴的吃苦,而是兴趣,是热爱。
总能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最近不好好学习,成绩也不如以前优秀了,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孩子厌学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孩子往往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变为合理化。当这些孩子达不到所规定的标准时,就否定或指责这个标准不合理,尽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败趋于合理化,这样的想法可以使孩子自己减少自我形象与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
2、彻底不上学,在家休息,孩子自得其乐地呆在家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多外出,身体疲劳减轻,昼夜颠倒,即白天睡觉,晚上熬夜。
当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时,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孩子内在的原因?
1、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学习成绩不好,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卑,反而会更加不喜欢学习。
2、自信心缺乏,开始孩子对学习很感兴趣,信心十足。但孩子的创造力和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数的父母所压抑,所以孩子不仅不能为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而骄傲,反而会感到自己无能,而自暴自弃。
3、情感空缺。有些学生会由于家庭的变故缺乏温暖,于是常常会去寻求情感补偿,于是他会通过追求刺激的方式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残缺,从而忽略学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孩子厌学会带来哪些危害和后果,家长你清楚吗?
1、孩子厌学问题不仅会造成学习成绩下滑,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给社会造成不良风气,严重的直接会引发抑郁、焦虑、压抑、头昏、失眠等病发症。
2、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形成恶性循环:有严重厌学情绪的儿童青少年,缺乏学习的兴趣,但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又不得不固守在教室,学习成绩当然不好,更会因此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就会更加讨厌学习。
面对孩子厌学,家长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帮助孩子度过可能存在的困难时期呢?
1、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
2、进行正确的归因。合理的归因可以提高自信与坚持性,而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和自弃等不良情绪。有些厌学的同学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地寻找自己学习失败的原因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感的。
3、孩子厌学可能跟太多作业有关,知识点都是回归课本的,让他记熟课本知识,学习归纳知识点和重难点,学会学习比永不止息的课外练习要强得多。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不要管太多的那些课外练习,会加重孩子负担。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需要引导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环境,改善亲子关系,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