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下简称“学习教育”)。学习教育于2025年全国两会后启动、7月底前基本结束。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成效有目共睹,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当前,面对新征程上的风险挑战,如何让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关键要在“深学”“细悟”“笃行”上下功夫,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深学:从“政治体检”的高度把握精神内核
学习八项规定,不能停留在“抄笔记”“喊口号”层面,必须将其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原原本本对照学:通过党委(党组)会、主题党日等载体,逐条研读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结合《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等权威读本,深挖“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要求背后的政治逻辑。组织党员干部查阅历次中央全会文件,从制度演变中领悟作风建设的时代意义。案例警示反思学:用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活教材”,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细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查摆作风积弊
落实八项规定,必须破除“小节无害”的侥幸心理,在“化风成俗”中涵养新风正气。 建立“三张清单”找差距: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聚焦调查研究“走秀式”、文件会议“重复式”等隐形变异问题。
笃行:用“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常态长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让八项规定从“高压线”转化为“内驱力”。 构建“三位一体”监督网:强化“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联动机制。
让“金色名片”永葆时代光芒 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会所中的歪风”到“节日里的红包”,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故事仍在续写。新征程上,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为民服务”的执行力,方能答好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卷,让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