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接受疾病,尽情享受人生

说了要读万卷书,就必须付出行动。

历时十天,看完了珍妮·罗森的《高兴死了》,看的有点慢,每天看书约1小时,后期慢慢加快速度吧。

这本书是熊猫君推荐的,作者是一个从小患有抑郁症、焦虑症,轻度自残还有各种障碍症的病人。她觉得自己疯了。但是整本书轻松搞笑,我全程怀着“我也是这样想的“,”原来还可以这样想”看完这本书。

作者从小患有很多精神疾病,她会自残,有拔毛癖,有嗜睡症,她还有类风湿这种生理上的疾病。她承认自己一切疾病,她承认自己有时“疯了”,可是当她不犯病的时候,她很热爱生活,很热爱生命。她把自己一些很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些很滑稽的对话,一些很无厘头的行为写成了一个个很有趣的故事,用自己的快乐击败自己的痛苦,用自己光明照亮自己的黑暗。

我看到了作者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她的爸爸妈妈都很有趣,她还有一个很包容她的丈夫,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么地自然和谐,往往这时会有人说,既然这么幸福,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这让我想起了有人跟我说过的,你四肢健全,家庭幸福,比你惨的人多了去了,你有什么好悲伤,有什么好抑郁的?对于这种人,我不想反驳,也无力反驳了。

看这本书,还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刚得病那会。

我刚开始是失眠,入睡困难,哪怕全身心都很疲惫了,我觉得我还差0.1秒就可以入睡了,可是我就是怎么入睡不了,后来因为失眠,整个人开始变得心慌,晚上睡觉会心跳加速,呼吸会有点困难,越来越害怕躺着。持续三个月后,我去看了睡眠心理科。

我记得第一次看医生,是自己一个人去的,我在外候诊的时候,心跳加速,然后眼泪不停流,我问自己,为什么哭?我回答不上来。我叫自己不要哭,可是越叫越哭。我在心理暗暗取笑自己。

轮到我进去的时候,我已经哭成泪人了,话也说不上来,医生很温柔,她说,不哭不哭,有什么事跟医生说。我断断续续地说,我睡不着,我好难受。那一幕,我至今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看医生,医生诊断我焦虑障碍,开了一个星期的药。

可是那一个星期的药并没有什么用。我越来越抗拒吃药,可是我家里人几乎是逼着我去看医生,可是不断发生一些事,我变得越来越严重。算了,不再回忆了,反正现在过来了。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以后,很庆幸自己没有做出太多滑稽的行为,尽管那时我一度认为自己神经快要断了,可能随时被人架去精神病院。

作者很多观点我很认同,比如说,每个人都要做与众不同的人,可是我们自己已经是与众不同的人了。自己就是最特别的存在,我曾经就写过这篇文章。又比如说,假装自己很擅长。我也经常对自己这样假装,虽然作者成功了,而我经常翻车。

如果不是自己真的想看这类型的书,我不太建议看,因为你会觉得太天马行空,太滑稽,太疯狂了。

精神疾病也是一种病,不是一种精神,不是简单说,打起精神来,就真的可以立刻打起精神来的。精神疾病就跟其他身体上的病痛一样,需要治疗,需要关心。

我很不想承认自己有病,因为我怕别人说我疯了,可是这本书的作者说,她承认,哪怕自己疯了,她也承认,她很坦然接受自己的抑郁症、焦虑症各种症,她会定时去看心理医生,她会跟家里人沟通她自己的病情,她还会把自己的病写成一本书,她很爱生活,她很爱生命。我想我也应该这样,我想我们都应该这样。

不管是什么病痛,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坦然接受自己的疾病,然后尽情享受自己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