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选择无所谓的时候,一切都无所畏惧

一篇关于发朋友圈的文章这几天阅读量一直蹭蹭往上涨,再回翻过去看看,并没有涉及隐秘敏感话题,关注我的文友都知道我的公众号文章没有热点,没有时政新闻,更多的不温不火的平常文字。

有文友问,是什么样的动力和源泉让你坚持每天输入一篇文章,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的文章中提到很多次,没有所谓的坚持,没有所谓的动力,完全出于自己本心的喜爱。

还有关于写公众号开通流量主的问题,从来不知道开通了流量主会有收入,当时开通也是纯粹地记录生活,阅读,写作,运动的一些感悟和理解。

所以我的公众号写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外在附加的羁绊,当时公众号粉丝接近一千的时候才在文友的帮助下开通,开通以后虽然每天多少会有收入,但是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因为推荐量,阅读量,赞赏,平台推流……而烦恼,每天只是不断地阅读,不断地输出。

不去关注那些外在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专注于持续不断地阅读,尽管不再参与所谓的“打卡阅读”,每天早晚的阅读一如既往地进行。

或许是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输入,才会让自己的文章收到许多陌生的赞赏,收到无数个陌生的关注,也收到了一次次平台的抬爱,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很多读过我文章的读者会问:不知道怎么开通公众号?如今的搜索引擎强大无比,很多时候需要自己慢慢去摸索,摸索出来的比别人直接给出答案的更有意义。

一味地询问如同小马过河,老牛的浅滩与松鼠的深渊,人生路上纷繁的“建议”与“经验”。而老马“试一试”的鼓励,让小马拨开迷雾,茅塞顿开。授人以鱼,终有尽时;启人以思,方能使其受益无穷。

有时候或许我们也需要老马那样的智慧——既给予尝试的自由,又默默为风险托底。正如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才成就三千门生各有所长。

在倾听、思考、行动中,才能得以拆解“经验”的滤镜,掌握“过河”的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过河姿势”。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当你选择无所谓的时候,一切都无所畏惧。

睡前想着刷十分钟视频,一不小心一小时过去了;立志第二天早上早起跑步,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自己安慰自己明天再开始吧;减肥的想法想了无数遍,可外卖烧烤该吃吃该喝喝,一顿也不少……

和心理学上的“嗑瓜子效应”如出一辙,一旦拿起第一颗,就忍不住吃第二、第三颗,直到口干舌燥、心烦意乱。总是一边在触手可及的爽感里无法自拔,一边又对自己的堕落痛心疾首,日益迷茫。

欲望操纵下的快乐是短暂的,最终会成为一种折磨。作家宋默曾说:我们往往进入这样一个怪圈:总以为得到了某些向往已久的东西,就会安定、满足了。可真得到之后却觉得不过如此,更大的欲望立刻接踵而来,人也越来越累。

欲望操纵下的快乐,最终会成为一种折磨。那何不尝试一下拿起一本书,写下一段文字,久违的书香,来自内心深处的一字一句足以让你的灵魂得以片刻的安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