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三者其实是同时代的心理学大师。他们都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作出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但是因为最后三人的观点的分歧,阿德勒转向了个体心理学,荣格侧重于研究集体无意识(集体心理学),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因其广泛传播和对心理学的影响,被大众所熟知,并且成为了每个学习心理学的人都绕不开的一个人。说实话,弗洛伊德的理论以他的简明、深刻和自证性赢得了市场,每个人都可以在了解这个理论之后运用它来分析自己,并且还能得到看似精准而又深刻的分析。我在读高中时候,弗洛伊德还远不如现在这般流行,我也是读了一些相关著作开始介入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也在大学时候自学了心理学并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
人活在三维世界中,时间线只能由前向后,我们所经历的时间都会有先后顺序,而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的特质让人类总想在先后发生的事件之间得到或强或弱的因果关系。不管现在自己所处的状态是成功还是失败(社会评价意义上的),谁不想找找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呢?而弗洛伊德就在这时候递给我们一件工具“精神分析”,并且告诉你,来吧,用这个你就能知道为什么你是现在的你。于是,你会看到,这几年来,以武志红老师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后继之人创造出了多少的新名词,来告诉你,你之所以暴躁,之所以焦虑,之所以累觉不爱,正是因为,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因为俄狄浦斯情节,因为你的无意识,因为这么这么多的外在的因素,你成了现在的你。于是你会看到,一有这样有关精神分析的文章出现,下面的评论就开始撕心裂肺痛哭流涕,他们找了十几年的原因终于找到了,为啥现在过得这么苦,这么差,为什么我现在还是“母胎单身找不到对象,”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父母关系差,教育方式有问题,不尊重自己的自由发展云云。因为我父母是那样的人,所以我也会也必然会是那样的人。
一番批判,一番分析,找到原因了,爽了,然后呢?然后觉得自己被决定了,已经是这样了,过去的事实无法改变,原生家庭已经对自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伤害,就算自己有任何想要的改变,那也是要背负着所有之前的包袱。
其实,按照目前的主流观点来看,弗洛伊德的观点是被当代心理学所抛弃,或者说是被扬弃(其有价值的一面得到保留和发展,无价值的一面被摒弃),也进而发展出了后精神分析学派。也无怪乎荣格和阿德勒两位大师都纷纷改弦更张,他们应该也都意识得到,弗洛伊德的学说文学价值更甚于其理论价值,后世有人评价说弗洛伊德的观点甚至于不能称为“科学”。因为科学是有边界的,科学承认自己有不能解释的东西,科学具有可证伪性。而精神分析,它可以任意解释,怎么说怎么讲都感觉很有理,你不能够从任何角度去反驳。比如你梦见了一扇门,弗洛伊德就分析说这个意象跟女性的性器官有关,如果你梦见了一条蛇,他说这跟男性的性器官有关。你说,我没有。他说,不,你就是有,只是你没意识到。
简言之,弗洛伊德作为将心理学从无聊而乏味的冯特小球试验中解脱出来,转而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关注。作为我心理学入门导师,作为自我、本我、超我等一系列词汇的创造者,作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理论的奠基人,提出的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至今还能强而有力的解释许多现象,他的贡献和成就不可忽视,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万物皆可解释的理论,正是这种只能指出原因不能提供解决方案的理论,正是这种不可证伪的机制,让他的理论更偏向于文学性而非科学性。
总述
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第三季已经出了一个多月了。其实这一年来跟随万老师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周伊始,他讲到了几年前的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只听了第一讲,我便决定要看看这本书。
本书师承阿德勒的心理学。是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全书共有4次对话,每次大概是一个议题,逐步深入,通过问答的方式,将阿德勒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自由的定义,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得到幸福阐释了一遍。
阿德勒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心理学大师,他不但给出了问题之所在,更提出了如何去做的问题。如果说弗洛伊德是“决定论”,那么阿德勒是“目的论”。
决定论认为,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
目的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目的。
例如:有一个人因为其原生家庭的虐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他长大之后的性格扭曲,然后也特别喜欢虐待动物甚至喜欢伤害别人。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是之前的遭遇“决定”了他会这么做;而在阿德勒看来,他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行为,正是因为他出于某种目的而选择的这种扭曲性格,而原生家庭的原因只是他为自己做的这个选择所找的借口。
心得
万维钢老师把阿德勒的理论称为是“强者的理论”,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而这也是真正能活得自由的不二法门。
弱者善于把过去自己遭遇的不幸和性格的缺陷当做武器来使用,他嘴上在抱怨这些不幸和缺陷,但是他拒绝改变,这是他做出的选择,因为,他需要这些“不幸和缺陷”,它们是一种武器,是可以用来控制别人,为自己开脱的武器。
举个我们经常讲的例子,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在模考时候就会考得很好,但是如果到了真正的考试时候,就会发挥失常,或者是出现很多身体上的反应,比如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等,然后这么几次之后,他们就会越觉得是自己真的有考试综合征。如果根据阿德勒的观点来说,他们不是真的患有考试综合征,而是他们需要考试综合征。因为这是一种借口和开脱,能为自己考不好开脱的理由。试想,如果你是一个患有“考试发挥失常”病症的人,那你真的考砸了,完全责任不在于你呀,因为你有这个病,假如考得很好,还会受到表扬,因为你在得了这个病的情况下还能考的这么好,更能证明你的实力超强。所以一旦这个保护伞打开,合上它就真的需要勇气。有时候不是治不好,而是你在心里需要它,你根本不想治好它。
最近几年看统计数据发现,患抑郁症的人比例逐年提升。中国很多人对抑郁症首先有误读,有的人心情烦躁,就开始大喊大叫自己患有抑郁症了,其实并不是。而且中国的诊疗方法我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我也确实不否认在当今的这种社会环境之下,抑郁人群比例会增加。但是请注意,这其中真的不乏那些以“抑郁症”为借口的“抑郁症患者”。因为他们通过这个“病症”得到了实惠和好处,因为这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能成为自己很多选择或者事情失败的借口。
或许有人会说,没病说自己有病,为什么不反过来努力做一个没病的人呢?因为改变存在风险,他一旦改变,之前所习惯于得到的好处将不复存在,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些,与其费力去争取,倒不如现在来的稳定、实在。我认识的一位网友,之前在医院确诊了抑郁症,通过积极治疗已经好了,可是,她从来不敢说自己已经康复。因为在她患病期间,她的丈夫,她的家人对她很体贴照顾,因为她是一个病人,她可以享受到这些,她不确定自己没这个病之后还能不能得到这些待遇。她选择了沉默,因为抑郁症成了她的武器,成了她控制别人的一种手段。(这里需要说明,如果身边真的有患有抑郁症的朋友,请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他,这不仅仅是因为会产生上述的结果,而是因为患抑郁症的人本身就已经脆弱,如果给予过分的关心相反不利于他的病症。如果还不能理解,就请认为抑郁症就是一场精神层面的感冒吧。而且真正抑郁的人会排斥别人对他的特殊照顾。)
这个结论听起来很可怕,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孩子通过一次考前装病(或者是某一次考前真的生病了)的经验得到了家长对成绩的豁免,他尝到了这种甜头,他就有可能继续选择这种方式,继续装病或者是真的每次考前身体都会生病!
接着来谈什么是自由。
财务自由不代表自由,它只能说明你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得起,想要满足的物质欲望基本都能得到满足,说明你处于无需再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
百度百科中,自由的定义如下: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
万维钢老师结合四个例子和康德的哲学术语进行了具体分析。1、最不自由的情况:一个奴隶,主人让做什么就只能做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任何选择。2、为钱驱使:没有人强迫这个人做什么,但是也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为了钱而工作,说不上自己愿意或者不愿意做这些事(或者工作),但是目的就是为了挣钱。3、为情所驱:别人对他好,他就对别人好,他需要的是感情,而别人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只要用感情就能驱使他。4、为同理心所驱使:一位慈善家,见不得别人受苦,非常具有同理心,需要做慈善来平息内心的苦难感,他同样被同理心所驱使所以同样不自由。
被生存、利益、恐惧、贪婪、感情、同理心等诸如此类的外在力量而牵着走的状态都是不自由的,康德把上述的力量称为“倾向性”(inclination)。凡因倾向性而做的事都是不自由的,如果做一件事不是因为这些倾向性,不是因为它会给我或给别人带来的结果而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它是无条件的。
(写到这儿忽然想到了之前的亲子关系中提到的“无条件的爱”,其实说的就是没有这种倾向性,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是不管你做了什么,做对或者做错,不因这些行为而转移的爱。孩子只有在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时候,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但现在很多亲子关系变成了,你要达到某个标准,你要做到何种程度,爸爸妈妈才会爱你,才会对你好。这个议题以后有机会探讨。不过这段话又坍缩回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去了……)
照这么看,人活在世上应该没什么自由可言了,至少我自己怎么也想象不出有哪种行为是不为了什么而做的。就算是佛陀当年悟道,然后收徒,也是为了解脱更多的世人,为了将理论发扬光大。
阿德勒并没有囿于此种困境。他直接对我们的生活提出了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他说:我们的一切不快乐和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这话很好理解,如果现在整个世界上就剩了你自己一个人,那你一定没什么烦恼。
烦恼更多来源于比较,不是跟自己比,而是跟别人比较。现代人更多的是被“认可”驱使。觉得比不上别人,就会产生自卑,自卑本来善加利用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升的工具,但是如果一直陷入自卑,就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更恐怖的在于,如果一直习惯于这种自卑感,还会把它当做一种武器,产生自卑情结。
相对应地,还会有优越情结,其实也是强烈的自卑导致的。优越感必须要炫耀出来,这也是一种比较,总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操控。
如果是平等而自由的关系,那便不能存在表扬和批评,一旦有这两种,就便会有“强”和“弱”,“上级”和“下级”之分,就会有比较。工作中,老板会给下属布置任务,但是这是一种合作关系,你如果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做好而赢得奖赏或者怕做不好受到惩罚,这样都是不自由的,这是受到了外在评价的约束和驱使。
如果你能做到认为人人平等,不把别人当做工具。不去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做事,而活着,你有勇气这么做,这便是这本书的书名:被讨厌的勇气。当然,这也不可以是为了故意让别人讨厌。
明天接着谈如何获取幸福以及如何实现自由。明天晚上整理出本书的思维导图。
今天的最后附上一段我看到的关于勇气的描述吧。我非常喜欢这段话。
汉末到三国的关羽,被称之为“武圣人”,是勇敢无畏的英雄典型,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他的勇气是怎么炼成的?
其实在过五关斩六将这段之前的事,都是史书中有记载的,《三国志》里记载关羽确实是被迫投降曹操以后,坚持要寻找刘备,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之后,辞别曹操。曹操嘉许他的忠义,放行不加阻拦。只是从关羽离开曹操之后,到和刘备会合投奔刘表中间这一段,《三国志》没有详细叙述过程,然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加以发挥,有了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段情节。可以想见,这段路程也是相当艰险,只是罗贯中把它文学化了。
为什么关羽从降曹,到再次找到刘备这段时间,天天读《春秋》手不释卷呢?说关羽心绪难平,为了排解苦闷,他为什么不读《老》《庄》呢?晚上睡不着觉为什么不舞大刀呢,却要秉烛夜读《春秋》是为哪桩呢?关于关羽好读《春秋》倒不是罗贯中的虚构,确有出处。西晋人虞溥所著的《江表传》就有提到,只不过他说关羽所读的是《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的著作。你设想关羽的处境,呆在曹营期间,没有刘备的音讯,生死未卜,他还要坚守心中的原则吗,未来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心中能没有翻腾和思虑吗?离开曹营寻访兄长,前面是吉凶未知的险境、充满敌意的闪隘;身后是曹操随时可能变卦,派来追兵。他带着刘备的家眷、只有几个随侍的亲兵,一路上难道没有焦虑和惶恐不是浮上心头吗?《春秋》是一本什么书,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定尊卑之本、明华夷之辨,有浩然正气,才能让乱臣贼子害怕嘛。所以关羽夜读《春秋》,他也要不断充实内心的正念,养心中浩然之气,克服动摇与恐惧。这才是个真实的人、真实的英雄。英雄的心中也有恐惧,只是他在关键决定上能不受恐惧的支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