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瑶人柴
卖糖人来了,刚进村口,吆喝声就传遍整个村子。
“卖药糖喽,谁还卖我的药糖喽?橘子还有香蕉,山药仁丹买的买,捎的捎。卖药糖的要来了,吃了嘛地味儿,喝了嘛地味儿。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打饱嗝儿。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小子儿不卖,大子儿一块”。
嘴里吆喝着,手里的家伙事儿也没闲着,叮叮当当有节奏的敲着。村里的长辈说,他的叮叮当当是有讲究的,“三来四去”,进村的时候三声一个停顿,离开村子的时候四声一个停顿。
我仔细辨别,竖直了耳朵认真听,确实是三声一个停顿。开心的跑回家中给母亲说要吃糖,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笑着说:“数你嘴馋,正好让包子先蒸着,一会刚好”。
母亲取了钱,拉着我沿着吆喝声去寻那卖糖人。我娘儿两到时,卖糖人的身边已围满了嘴馋的孩子,母亲们在边上说笑,等着孩子挑糖果。
我站在卖糖人的篓子前,各式各样的糖果,每个口味有不同颜色的包装纸。卖糖人介绍着:“红色的是橘子味的,浅黄色的是菠萝味的,深黄色的是香蕉味的……”。
看我们每个味都想吃,卖糖人说道:“所有口味都是一个价,可以混在一起买,孩子们,喜欢的口味可以都挑点”。
我嘴馋的挑着糖果,悄悄回头看看母亲,她笑着看向我,并没有要阻止我的意思,我就变得更贪婪了,又挑了很多,才心满意足的递给卖糖人。
卖糖人称完,母亲给钱的时候,卖糖人只收了一半,返了一半给母亲,母亲坚持不接。卖糖人说:“大嫂,每次我饭点进村,都在您家蹭的饭,给您家留的糖你又总不收,都是按价格给了我钱,今天这钱说什么你也得收着,这些就够了”。
母亲坚持着:“你卖糖大老远来,我家正好吃饭,都是添个碗添双筷子的事,你卖糖挣点钱也不容易,这钱,你收着吧”。
母亲放下钱,笑着说:“你收着,今儿个还早,你肯定还要赶下个村卖,一会让孩子给你送几个包子来,还蒸着,这会我娘两回去正好”。说完,领着我回家了。
回到家,母亲揭开蒸锅盖,边拿包子边说:“正好,你给卖糖叔叔送几个去”。
我接过包子,撒腿就跑,母亲在后面喊我,我停下脚,回答母亲:“如果叔叔给糖,不能要,咱家已经买了,够我吃了,叔叔走街串巷卖糖不容易”。
母亲笑着说:“数你厉害,去吧”。
我笑呵呵的冲母亲说:“这话您说过几百次了,我都能倒背了”。
“好好好,快去吧”。
我跑到卖糖叔叔那儿,他正在收拾摊子。我把包子递给他,说:“叔,俺娘说让你趁热吃,香着呢”。卖糖叔叔接过包子放在他的篓子里,捧起一大把糖要塞给我,说:“孩子,吃糖,接着”。我退后几步:“叔,俺娘说了,不能要,刚已经买了好多了,叔叔,再见”。说完,撒腿就跑,卖糖叔叔在后面喊我。
后来,卖糖人来村里卖糖的间隔就很远了,有时候快半年才来一次,饭点的话还在我家吃饭,母亲还是坚持不收他送的糖。卖糖人常从村外给我带一些小玩意,小零食,母亲看我很喜欢,看卖糖人也是有心带来的,就默许我收了。
渐渐的,卖糖人已经好多年没来了,我也长大了,不再那么馋糖了,就对卖糖叔叔的吆喝声没有那么期待了。
一直以来,我都只知道卖糖人是外村来的,但是却从来不知道他从哪个村来?那些年他给我带来的小玩意来自哪里?哪些好吃的糖果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