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做生意是和儿时的好姐妹一起卖废品。
那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暑假的每一天我们都提着一个尼龙袋子走街串巷的捡废品。生锈的废铁、没碎的啤酒瓶、破纸盒子、被踩瘪的健力宝罐…那些脏兮兮的垃圾,当时都是能让我们兴奋不已的宝贝。
这是那个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两个小女孩唯一能想出来的生财之道。
整整一个暑假,我们都在忙这件大事。到开学的前一天,我们一起提着满满一袋子“宝贝”准备去收废品站换钱。
谁知我们还没走出大院外的长巷子便迎头碰上了一个收废品的,他骑着三轮车,摇着收废品专用的拨浪鼓。
真是瞌睡碰上了送枕头的,我们俩高高兴兴的把“宝贝”卖给了他,得了9块3毛钱。在我当时的认知里这是一笔巨款,毕竟当时一碗我最爱吃的碗托儿才3毛钱。
我俩开心的分了钱,一人4块5,还约好了剩下的3毛钱等卖碗托儿的来了,买一碗,分着吃。
朋友一路上都在叽叽喳喳的计划着这笔巨款怎么花,要吃串串、吃冰袋,还得买串糖葫芦…
我什么都没说,只咽着口水,盼着那卖碗托的快点来。
至于剩下的钱,其实我心里早有计划,我要把钱给妈妈。我知道我们家穷,孩子又多,爸妈挣钱不容易。
回家后我兴奋的把卖废品的事告诉了妈妈,可她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高兴。
当她听到我们的废品只卖了9块3毛钱时,生气的骂道:“两个niezi(傻瓜的意思),让人给zhua(骗)了。”
她生气的质问我为什么不去废品站?
我小声的回答因为太重了,又恰好碰到收废品的。
妈妈絮叨了好久,她说光是那些废铁都值十几块钱,她不停的责怪我们为什么擅作主张,不等她回来再卖,白费了一个假期的辛苦…
我看着她生气的脸,那句“为了给你一个惊喜”,怎么也说不出来。
之后每次回想起当年的那次赚钱经历,我都觉得好辛苦,大热的天,我拖着一个烂尼龙袋子,走街串巷的捡着破烂,像极了一个乞丐。
最终那4块5被我藏在了柜子下面,直到几年后搬家时才被爸爸发现,他问清了钱的来历后半是开玩笑半是自豪的对邻居奶奶说:“我们那女子卖废品,挣了钱还自个儿藏起来。”
邻居奶奶也开玩笑道:“那是怕你花了。”
我默默的走了过去什么都没说,那碗碗托吃没吃我已经忘了,可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做过生意,因为我怕被人zhua(骗)了。
儿子第一次做生意比我成功的多,我想日后他回忆起那时的事心里肯定都是快慰,因为有人善良的守护了他的童真。
那是今年暑假里发生的事。
一天夜里,儿子突发奇想对我说:“妈妈,我要去卖玩具。”
我诧异道:“为什么?”
儿子骄傲的说:“我要开个跳蚤市场。”
大约是在幼儿园的跳蚤市场玩得太开心了,所以一直念念不忘吧。
我含混道:“明天再说吧,弄那个可麻烦了。”我心想睡一夜他约莫就忘了。
第二天我是被儿子叫醒的。
“快起来,妈妈,我们要去跳蚤市场了。”
我来到客厅才发现儿子已整装待发了,他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隐约能看到些玩具,他背上背着自己的水壶,另一只手里甚至还拿着一个折叠小凳。
我看了眼墙上的钟,还不到8点,外面的天也有些阴沉沉的。
“今天别去了,说不定会下雨。”我推脱道。
“那带上伞!”他兴冲冲的去拿伞。
“小区里连个人都没有,卖给谁?别去了。”我继续找着借口。
“怎么没人?小区里人可多了。”儿子不依不饶。
我拗不过他,只好说吃了早饭再去。
准备早饭的空档我看了看他准备卖的玩具,都是现在的小孩儿人手一个的那种,还是旧的,这怎么卖的出去?
我忧心忡忡的给峰哥打电话,他却很兴奋,“那就去卖呗,儿子也知道做生意了,真了不起。”
“了不起什么,卖不出去你就知道有多难受了。”我怒气冲冲的反驳道。
“那有什么难受的,谁也没指望他挣钱,就是玩嘛。”他理解不了我的担忧。
我再怎么磨蹭也架不住儿子火热的热情,我们终于来到小区里的广场,开始摆摊卖玩具。
儿子似模似样的把东西摆出来,又拿出小板凳坐在一边打量着周围的孩子们。我坐在一旁的条椅上假装在玩手机,其实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紧张的盯着周围的人,我感觉大家都在看着我们。
从来没人在小区里卖过玩具,大家都好奇我们在干什么,不时有小朋友来儿子的摊前跑来跑去的,却没人问“你在干什么”。
过了一会儿,儿子有点奇怪的问我:“妈妈,为什么没人买我的玩具。”
他的声音不小,周围带孩子的家长已经开始看过来了,我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小声说:“你得喊啊,让大家知道你在卖玩具。”
儿子恍然大悟,坐回小凳子上,卖力吆喝:“卖玩具了、卖玩具了,快来买呀。”
嘿,他还能无师自通的招揽客人。
可是依然没什么效果,小朋友们跑来跑去的却没人在他的摊前驻足。
这时来了一个小孩,个头比儿子高一头,他站在摊前观望了一下,旋即丢下一句,“谁买你的破东西”便离开了。
我万万没想到会有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一时不知所措,愣在了当场。
儿子十分伤心,过来抱着我的胳膊委屈道:“妈妈,那个小哥哥说我的(玩具)是破东西。”
我笨嘴拙舌的安慰着他:“不是啊,怎么会是破东西呢?都是好的,只不过有点旧而已,跳蚤市场卖的本身就是旧东西,你想想幼儿园的跳蚤市场卖的是不是也是旧玩具?”
“那为什么没人买我的东西?”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你的东西有多好玩啊!”我试着给他出主意,“要不然你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玩具有多好玩?”
儿子想了想拿起一把剑舞了起来,然后他又开始摆弄他的小汽车,试图用它吸引孩子们的眼光。
孩子们果然被吸引了过来,也有一些小朋友开始上手摆弄玩具,甚至有一个小朋友问他价钱,可依然没人买。
我怕越等越失望,试图劝他回家,“儿子,我们收摊吧,妈妈该回去做饭了。”
“什么是收摊?”
“就是不卖了,准备回家了。”
“我不要。”他果断拒绝,又开始卖力的吆喝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孩子拉着他奶奶走了过来,“奶奶,他在卖玩具。”
“看人这小孩多精,这么小就知道做买卖了。”老人感慨道。
“是了,现在的娃娃可是精了。”周围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应和道。
“这小子还有胆子了,还喊的了。”
越来越多的人凑了过来,围着儿子打趣。
我有些害羞,尴尬的赔着笑,“就是瞎玩”。
儿子却仿佛受了鼓励般越发卖力的吆喝起来。
“卖玩具了,快来买玩具,都是好玩具。”
“你这玩具多少钱?”其中一个老人问道。
“5块钱!”
我心里咯噔一下,果不其然老人嫌弃道:“咦,旧玩具还这么贵了?1块钱也行了。”
我刚想劝儿子改价,儿子断然回绝,“不行,就卖5块。”
“看这娃娃厉害不,”周围有人惊叹道,“还知道搞价(讲价)了。”
稀罕过后,人群开始散去,依然没人买玩具,儿子也有点泄气,脾气上来了撒泼打滚的喊,“卖玩具了,快来买~”
我知道他的玩具卖不出去,又不愿打击他的积极性,刚打算开口向他买个玩具时,一个男人领着两个孩子走了过来。
男人拿起一辆小汽车,问孩子,“看小哥哥的汽车好不好呀?喜欢吗?喜欢爸爸给买一个。”
我从刚开始就看到了这个年轻男人,在一群带孩子的老人和女人中,他显得十分扎眼。
他一直带着孩子在离儿子摊位不远的滑梯处玩耍,我偶尔能听到他对孩子们说,“看,那里有个小哥哥在卖玩具,我们也像小哥哥一样把家里的玩具卖掉好不好,卖了再买新玩具。”
他的俩个孩子年纪不大,看起来对那个小汽车并没有什么兴趣。
男人并没有放弃,拿起小汽车在地上比划着,“看,小汽车还能跑呢,喜欢吗?”
其中一个孩子果然拿起了小汽车。
“宝宝喜欢呀,喜欢我们就跟小哥哥买了吧。”
男人看向儿子,“小汽车多少钱?”
“5块钱。”儿子兴奋的伸出一个巴掌。
“可是叔叔没有钱,你去问问妈妈能不能转在她的微信里。”
儿子激动的问我能不能,我说可以。
男人起身拿出手机走了过来,我十分感激他的仗义相助,背着儿子小声说:“不用给钱,假装一下就行了,都是旧玩具。”
男人认真的说:“那怎么行,跟孩子说好的事,不能骗他。”
他坚定的给了钱,我跟儿子说:“叔叔是你第一个客人,是不是该给个赠品呢?再送叔叔一个玩具吧!”
儿子大方的让两个孩子自己选了玩具,并和两个小客人留了影。
我刚想告诉儿子“坚持必有收获”的道理,儿子已经迅速的开始收拾东西了,“妈妈,收摊吧!”
“刚刚才卖出一个,不乘胜追击吗?”
“不要,我要收摊了。”
“那回家吗?”
“你跟我走就行了。”
跟着儿子走在熟悉的路上,我不禁叹了口气,他怎么一点都不像我。
“到了,你在这等我。”
我抬头一看果不其然,“xx玩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