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斯尼克的计算机俱乐部所采取的的指导原则之一就是允许成员做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项目。他们应该有追寻梦想的自由,并支持他们的梦想变成现实。由此可见,个性化学习是自由的,但是个性化学习需要特定的土壤和机制。
如何在现有标准化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中开展个性化学习呢?实施个性化学习首先要发现学生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实现这一点,发现学生的差异,需要数据记录的支撑。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是考经验、靠“感觉”推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这样常常会出现偏差,而有了信息技术,能够帮助老师快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帮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情,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成效。
其次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其次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要提供差异化的学习资源,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台北双园小学的林欣玫老师《生活中的图形规律》精彩课例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老师巧妙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展开差异化教学,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脚手架,满足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最后老师要为个性化学习创设环境,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性,并给予适当引导。个性化学习需要更多的自主性,课堂需要更具开放性,学习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团结协作,互相交流、思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