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歌曲《敢问路在何方》,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句歌词,一句是“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另一句是“踏平坎坷成大道”。
这部电影,这首歌曲,都为我们指明了路的方向,以及路的历程。这里不是要作影评,只是借来阐述一下观点。
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其实前人创造“路”字时,就暗示了这个意思。“路”字拆分开来就是“足”与“各”,它暗示我们,路在我们各自的足边,足即是脚。
鲁迅先生在《故乡》里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此,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我家屋子后面是农田,中间有条土路。以前家家户户几乎都种水稻、瓜菜,养鹅养鸭的人也比较多。每天那条土路上人来人往很陆续,加上鹅鸭的啃吃踩踏,所以那条土路几乎寸草不生,变得很宽很平。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所需的劳动力减少了,鹅鸭饲养也少了很多。那条路就越来越寂静荒芜,两边的杂草都蔓延到了路中间,后来有时早上经过都得卷起裤脚,免得被草上的露水弄湿,几乎不成路了。
我虽不知道,最先这条路是怎么来的,但我深刻体会到,不走不成路啊!
路是脚走出来的。人生的路同样也需要“脚”去走。
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执行,那它始终停留在空想阶段,也不知道可不可行。所以我们不关要有想法,有计划(路也在心脑中,需要构思),最重要的是还要去执行去实践,这样我们才知道自己构思出来的路,到底走不走得通,能不能走出一条实现人生目标的路来。
一千打的计划,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不行动,计划就会落空,想法也成为形式主义。
走,路在脚下!只有执行,才能出成果,才有成就感,才能激发潜力。不断前行,路会越走越宽长!
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例如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进行晨跑,今天跑五百米的路程,明天跑六百米,后天七百米……逐日增加。路程会越走越长,然后把这种状态保持在人生道路上,相信人生道路上也会越走越顺畅。
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会充满坎坎坷坷,曲曲折折。“踏平坎坷成大道”,需要勇气和毅力。像唐僧师徒取经一样,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缺乏勇气,我们就不敢去尝试,没有主见,都要靠父母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或是只能随波逐流,漂到哪是哪;如果缺乏毅力,一旦遇到困难,我们就会轻易怀疑所选道路的正确性,甚至半途而废。结果又重新开始走新的路,又半途放弃,又重新找,又放弃……不断地反复,始终没能走出一条心满意足的路来,最后怀疑人生,慨叹不公。
路在脚下,需要行动,否则只是一个原点;前进的道路上充满变数,需要勇气和毅力,否则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