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秋叶大师线上分享了一堂课——关于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课堂笔记提炼如下:
一、如何最短时间选到一本好书?
他读书的3个特点:多、快、活
多:稍有口碑的都看,可以不费时间去选
今年现在61本。以前一年平均90本。
抛开一个观念,现代社会读10本也只抵一本过去好书。所以得加强阅读量。每读一本要统计
现在是快餐式阅读,所以更要多读一本
快:大家还在大块时间去读一些挑战性的书吗?
硬书:难书。要很快看完一天2本不为过。
活:灵活。看有没有一点点自己所不知道的新东西在里面,然后去专门阅读
好书有三个标准:口碑、广度、深度
读一本好书,可以系统地打开你的思路和思维方式。
口碑好的书有几点方法辨别:看书评。搜豆瓣(8.5分以上的),京东当当读书网站(不要被数量蒙蔽)评论、社交媒体上(微博微信)
能打开视野,增加广度的书,例如《中国节》、《西方艺术史》等,都是好书,因为是你未知的领域,看了增加知识面。
当当上,关注一些不相关领域媒体人写的,去买。
买书方法,比如在京东上,新书中一本本去找,有兴趣的就下单买。
只有买了才会看。哪怕200本里面只看了25本。那也是比没有买没有看来得多。
深度:只有圈子里的人才知道的书,极少数人知道。
比如黄仁宇的。
买书看书是最便宜的投资。
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
影响阅读速度有3个坏习惯:要看完 不通读 不连续
不要计较买书那点钱。看学到了几个不知道的点,当然值了!
纸质书or电子书,都无所谓。这是个人读书习惯问题。只要能收获到书的信息即可。
大部分的书先速读一遍。
薄的,通俗的书,适合快速看。
3个好习惯:
1、不管去哪里都随身带书。带kindle也好。纸质书更方便笔记。不过看个人喜好。趋势是电子书。看书要有干净的环境。不要用手机和ipad看书,容易受到干扰。
2、先速读再精度,可先读科普入门,再读干货形成框架。不好看的部分就不看。
3、跳跃式读书。不知道的点读下,看书中有无东西可记。
三、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吸收一本书?
要做读书笔记。
四个层面:
1摘录金句
2写读后感:有启发的,一二三个点写下自己看法,字数不限
3做思维导图:系统的有框架的,画个导图或者目录。要被自己能吸收。可与书框架一致,也可以有自己提炼的东西。
4变成行动计划:马上应用实践才能不被忘记。抽出其中一些点,变成自己能执行的小计划。例如本周练习书中提到的一种阅读法。
小技巧1:利用社交压力读下去。
发心得到社交圈。比如,读书后马上写一段读后感或者拍照写几句话。发微博或者朋友圈。马上发。给自己创造良好的良性氛围。给别人分享好内容,更易得点赞。让人有存在感。
小技巧2:借助主题阅读,深化理解。
主题阅读通俗可以化作行为为:在一个领域,持续不断地阅读30本书。
一次学习一个点。
比如日本人喜欢写整理的书。80%写的都一样。阅读时就做复习用。
听课感悟:
课程听后有很多启发。也给自己敲了个警钟。
自工作以后,沉浮与社会,真正能拿起书本好好阅读的日子,屈指可数。
最近开始发奋看书做各种阅读,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心境也开始平静下来。
根据牛人推荐的阅读方法,结合自身,估计可以看一辈子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