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段话:“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同理,阅读也一样,近两年来我读过一些书,看过很多碎片知识,但是让我说出很多高深有门道的话,我言辞颇浅,修为不高,脑海中也尚没有系统的,不间断的知识供我去舌灿莲花。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个人心境和看问题角度的变化,读一本好书像是和一个高深的人在对话,亦像是在经历着一番不一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虽短暂,用一本书就可以囊括,但是其思想的力量,确是高深、历久弥新的。
前两天刚读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这本书是在地铁上,无意中看到一个男生在读的,当时很好奇它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起了这样一个充满各种情感性倾向的书名,遂自己也买了本回来。
这本书,豆瓣评分8.2,不得不说,它承载的东西太过深重,以至于主人公那种脆弱的心理已经溢过纸张,让读者浸入,不知觉的带着一种同理心态,去感受,去敦促小说中亦或是现实中的每个人,都能去尝试反叛一次,不用活得那么拘谨。
这是我对小主人公莉迪亚最直观的感触,太心疼这个女孩,爱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但是一味的妥协,而忘记了本真,那种爱注定会脆弱的不堪一击。
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思想在禁锢中生成一朵朵变形的旖旎之花,最终把自己逼近墙角的逼仄,用死亡来改变既成轨迹。
在读到莉迪亚来到湖边,准备跨出小船,走进水中时,此时的她,对这个世界、对生活、对父母、对内斯的一系列想法瞬间开阔了,他觉得应该理解和原谅所有人,同时,试着去理解自己,打开自己。可是,也许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小说中涉及到性别、种族歧视、家庭及个人道路等方面,我还没有达到可以对一个写作者评头论足的段位,因此,在这里只想简单谈一下让我记忆深刻,有感而发的内容片段。
作者作为一名华裔,从小在美国长大,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种族歧视的影响吧,小说中詹姆斯内心世界的刻画其实已经细腻的像个敏感而又渴望被爱的女人,读者不难想象,作者已然带入了自我的价值认同。
种族歧视,永远改变不了的现实
一群蓝眼睛,黄头发的群体中,赫然屹立着一个黑棕色眼睛,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我没有体会过,但是我能想象得到,此时此刻“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放在这里是多么的贴切。
一个大环境中的异类,即使内心渴望被爱,也会把自己包装的不在乎。在同事面前总是一副高傲的样子,虽然很滑稽,但已经是自己最好的状态,詹姆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自始至终都带着自卑心理,有些事情不是不在乎,不知道,有时候只是为了挽留自己最后一丝的自尊,而不愿去戳破它。
对玛丽琳的母亲极力反对他和玛丽琳结婚的理由,他很清楚,无非是瞧不上他的种族身份,却不愿去揭穿它,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很累,以至于真相大白的那一天,身边的人也会很累,但他就是一味的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产生一种精神上虚假的麻痹,这种短暂的快感让他无法自拔。
想让这种麻痹的心理持久一点,在詹姆斯的理解里,就是试图通过女儿来改变既成轨迹。
他总是想法设法的让女儿去融入集体,多交朋友,但是却从来没有去问过女儿到底想不想要这种生活。
人生成就
我一直在想,如果一个人在追求人生成就的过程中必须舍弃一些东西,那么她/他能放弃的最大程度是多少?
答案各异吧。
小说中的玛丽琳,就是一位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她曾经为了个人梦想,撇下丈夫和两个孩子,孤身一人在大学学习,准备重新考取医学院,但最终因为怀上了小女儿,不得不放弃梦想,回归家庭。
但是这个人物的设置始终让我喜欢不起来,作为一个纯正的美国血统,言谈举止和思想却带有中国式家庭的理念,这一点,不知是不是作者故意为之的情感代入。
玛丽琳总是带着一种对现状不满的心态,曾经梦想考取医学院,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然而当这种梦境在巨大的现实面前破灭的时候,内心深处,她觉得是家庭在羁绊她,是错误的选择在拖累她。
所以子成母业成了她唯一的寄托,与其说她是在培养女儿,不如说是在培养自己,虽然她问过女儿是否喜欢,是否愿意,但她从没走进过女儿的世界里。从这点来说,这注定是个悲伤的故事。
虽然,小说的最后是向着光明的,每个人都似乎找到了自己的顽疾,并尝试改变,去理解、原谅、接纳不完美的生活、不完善的自己。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最终要做的是摆脱他人期待,做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