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学生在知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会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以橡皮泥的为研究材料,了解钢铁等重物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节课上了四个班,现对本节课教学中的问题有思考:
1. 对于学生前概念丰富的知识,如何使其有探究的欲望?
对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关键在于是创设符合学生水中的,能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导入情境,在三年级研究材料在水中沉浮情况的基础上,学生对于铁制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心存疑惑,有效的利用学生对此的探究热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本科学习的热情。
2. 利用学生的前概念转化科学概念
学生对于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上,都了解不管什么形状的橡皮泥都会沉在水底,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探究如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已有纸质船可以浮在水面上的经验,可以发现在制作纸质轮船的特征去探究如何将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经验转移。
3.不足与改进
本节课的不足在于学生对于橡皮泥的选择上,导致溶解在水中的橡皮泥不能再来做沉浮实验,刚好数学学具中有相似的橡皮泥可以用来实验考了学具不过周全。同时,橡皮泥有一定吸水性,当橡皮泥在水中时间长了,会吸走一部分水,使得二次实验时初始水位降低,在此,应为学生准备干净清水,便于学生加水至初始水位,使得实验数据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