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走过的路,我们还是得再走一遍,而唯一能决定这之间的区别的要点在于:你能否从前人留下的痕迹中见微知著。
作为奇虎360的CEO,周鸿祎与80后的这番座谈,对于即将步入职场或者已经步入职场的人都起到了点醒的作用。
1.人人都需要Mentor,世界没有奇迹
如果说奇迹的发生是种偶然,不如说成是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运气。见惯了、也听多了身边成功人物的励志奋斗史,套用《后会无期》里面的经典单词,“这辈子我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我的一生。”我相信实力的重要性,趁着年轻,去充满激情的迎接横亘在前方道路上丛生的荆棘,但年轻的岁月终究有限。现实很残酷的一点,就是随着你年龄的增长,社会对你的包容度越来越低。从小时候你是餐桌上可以吃到鸡腿的那个人,到最后你是餐桌上给别人夹鸡腿的那个人。激情退却,还是没有运气的辅助,这辈子都很难成功。世间从不缺少牛人,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总是得有人看到,毕竟你的辐射范围有限。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文章,多半断章取义,扭曲甚至篡改事实。正如我们无法还原历史,也正如我们看到的都是想看到的那个世界。
不是每匹千里马都能遇到伯乐,但是作为人,尤其是现代社会定义下的精英,我们都有自己选择Mentor的自由和权力。70时代的那群人,是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那个时候,他们即使摔了跟头,都没有人告诉你摔跤是因为前面有个坑,因为根本就没有比我们更早的人知道那是一个坑。他们这一路摔过来,满腔的血泪史都化作了经验和教训。我们是幸运的,身处互联网发展的中期,学会去吸收和利用70后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让自己人生的路走得更直一点。
2.不喜欢的工作,可能通往一个崭新的世界
很多时候的不喜欢,其实都是内心的自我设限,让那些先入为主的理念吞噬了所有残缺的梦想。我们天生都有好奇心,一开始接触到陌生的事物总有想一窥究竟的冲动,后来发现它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于是下次再碰到同类相关的事情,直接PASS。
最鲜美的果实藏在最深处,大部分人连表面的皮都不愿去剥开。
以刚毕业时的履历和经验来判断什么工作有前景,这本身没有意义,而这恰恰是现在毕业生的通病。比如说程序员一定辛苦,公司白领必然轻松。
这个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不喜欢的任务,都可能是向你敞开的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只有走进去,不断发现新的事物,你才真正知道到底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个工作。我(周鸿祎)建议大家不妨去思考一下自己眼前做的工作,先忘了你喜欢不喜欢。有的工作我至今都不喜欢,但是不排除我能把它做到极致。我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得很好,有个很私人的原因,是我一直认为自己很牛,即使是不喜欢的工作,我也要把它做得特别漂亮,向其他人证明我自己比他们强。在把工作做到极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其实是你的做事态度,你的做事方法。好的做事方法和态度不仅会生产出好的业绩,更能够赢得领导、同事和业界同仁的信任,这是更有价值的财富。
我们渴望自由,而最大的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但前提是你得有那个资本。如果没有趁着年轻打下一片基础,凭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CPI越来越高的地方生活下去?
3.只要肯用脑子,就不是简单的重复
重复可以让记忆深刻,但也是因为重复而让一件事变得越来越无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于是为了选择不再无聊,多数人选择舍旧取新,很少有人能从不断重复中找到乐趣。
做一项工作需要重复,如果公司分工明确,你的所作所为更加是按部就班。一天坚持可以,一个月勉强撑得住,一年下来,多半激情消去,开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多人换工作的引用最多的借口之一,工作重复,枯燥无味。
我(周鸿祎)个人觉得,如果你觉得这种重复毫无必要,是简单的重复,那你应该想办法优化它。现在很多计算机软件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解决重复劳动的问题。但如果这种重复是必要的,比如像打球一样必须重复才能找到直觉,那你就要想一想,怎么用你的头脑,在这种必要的重复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积累,为你的未来打下基础。新的领悟、新的发现,都是在不断重复中得到的。
有本管理学的经典叫做《从优秀到卓越》,书中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企业都像一个巨大的飞轮,特别重。我们每个人去推,一下两下,这个飞轮纹丝不动。但大家坚持,咬着牙不放弃。突然有一天,这个能量积攒到一定数量,飞轮就慢慢动起来了。一旦这个飞轮动起来,自己就有了势能,后来大家再推,它就会越转越快。
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固然最好,但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勉强能够接受的工作,毕竟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特权只属于少部分人。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有个能够为你指引方向的导师,会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另外,既然选择了,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为你的轮子不断蓄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