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美学原理》书摘-美感的分析

本章关键词: 现量说 审美心胸 移情说 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宗教感 高峰体验(感恩)快感

美感不是认识,是体验。

美感的五个特点:

1 无功利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超越了对象的实在,因而也就超越了利害的考虑。这意味着美感是人和世界的一种自由的关系。

席勒“欲望是直接获取它的对象,而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

2 直觉性。这是美感的超理性(超逻辑)的性质。超理性不是反理性,美感中包含有理性的成分,或者说,在“诗”(审美直觉)中渗透着“思”(理性)。

3 创造性。 美感的核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

4 超越性。美感在物我同一的体验中超越主客二分,从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这种超越,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这种超越,使人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

唐美学家张彦远“凝神暇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是对美感超越性很好的描绘。

康德“诗使人的心灵感到自己的功能是自由的。”

黑格尔“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5 愉悦性。美感的愉悦性从根本上是由于美感的超越性引起的。在美感中,人超越自我的牢笼,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从而在心灵深处引发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可以和多种色调的情感反应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非常微妙的复合的精神愉悦。这是人的心灵在无我交融的境域中和整个宇宙的共鸣和颤动。

由于美感具有超越性,所以在美感的最高层次即宇宙感这个层次上,也就是对宇宙的无限整体和绝对美的感受的层次上,美感具有神圣性。这个层次上的美感是与宇宙神交,是一种庄严感、神秘感、神圣感,是一种谦卑感和敬畏感,是一种灵魂的狂喜。这是最高的美感。在美感的这个层次上,美感与宗教感有某种相通之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 人文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
    了了斋阅读 1,653评论 0 1
  • 周国平 77个想法 第一辑 人人都是孤儿 >>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 >> 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
    eric_5c84阅读 1,360评论 0 0
  • 无印良品 “只用单色的朴素包装难道不行吗?” 无印良品的三个特征:”材料的选择“、”工序的的选择“和”包装的简化“...
    王谙然阅读 2,463评论 0 9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57评论 0 5
  • 城空了,有树长出来 我的城死了 铸起它的人,杀死它的人 不愿因为这件事而骄傲 一座城的终结 永远因为终结这件事而显...
    于十六阅读 2,898评论 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