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至今日,你我初见的情形还一幕幕刻在脑海里,记忆犹新。
那年春天,雪白的梨花零落成泥,阴雨纷纷的清明刚过,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我一身翠绿色的轻衫,梳垂鬟分髾髻,簪一枝简单的木兰玉钗,带着丫鬟小兰去城外乌山上的普宁寺礼佛。
回城路上,途经枫亭,我遂与小兰在亭中小憩。只见海棠初盛,淡淡的粉凝成一簇簇堆积在枝头,彩色的蝴蝶儿在花间停驻,蜜蜂儿来回忙碌,雀鸟儿在花底轻声歌唱,好一派热热闹闹的春深景象!
我倚在栏杆上看得出了神,连手中的绣帕滑落飘远都未曾察觉。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和煦的春风拂过,扬起耳边的几缕发,温润的声音传至耳畔,荡漾心扉。不知是哪样的翩翩公子能有如此天籁之音。
我抬首,见你自花丛后走出,素色长衫随风微微摆动,脸上笑容浅淡,当真是陌上人如玉。
“姑娘,这可是你的手绢?”你在问我。
“啊?”我这才看清你手中握着的一方丝绢,心底一池春水被吹皱,羞赧的红晕飞上面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我忙不迭低下头。怔了片刻又慌慌张张伸手整理自己的发髻,唯恐在你面前失仪。
“是我家小姐的丝帕。”一旁的小兰先于我反应过来,走过去接过手帕,欠欠身行了礼。
与此同时,我终于缓过神来,对你说了一句:“谢过公子。”
你嘴角扬得更高了,笑得眉眼弯弯,眼里波光粼粼,就那样立在一大丛海棠边,竟令海棠瞬间失了颜色。天地之间,你自成风景。
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已不受我的控制,热烈急切,我想,我是一见倾心了。
“小生顾长安,这厢有礼了。”你朝我拱拱手。
“书呆子。”小兰在我身边翻着白眼小声嘀咕。
02
那以后日日我都带着小兰出门,打发她去集市上买些杂七杂八的小玩意儿,然后我独自一人去枫亭,想故意与你来个不期而遇。
也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你也爱那日渐娇艳的海棠,我每次去,你赫然已在。有时在亭中品茶,有时抚琴而歌,有时临花而立,白袍又青衫,始终不变的是玉色绸带束发,还有眉眼间淡淡的笑意。
你告诉我,海棠花也作解语花,世人不闻花解语,皆因不解其中意。
我用丝帕掩嘴轻笑:“那你呢?你知花中意吗?”
你转头敛了笑看着我:“解语为一人,一笑一倾城”。
我呆呆望着你的眼,看到里面秋波潋滟,不禁又红了脸。起身去到花丛间,把鼻子凑过去假装在闻海棠香。
你却突然从后环抱住我:“本就清香扑面,你又何苦凑得这样近?不怕蜜蜂蛰吗?”你的唇触在我耳垂,吐出温热濡湿的气息。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漏了几拍。
你的大手托着我的小手,抚过一朵一朵粉中泛白的海棠。花瓣微凉,触指稍寒,可覆在我手背上的那只手暖得像冬日的暖阳,温度刚好。
我见碧青色的袖口东一块西一块沾染着浅白的花粉,回头瞪大双眼,举起袖口,打趣你道:“看吧,看吧,你抢了蜜蜂的食。”
你却泼皮起来:“怎么是我呢?明明是你,你看我的袖子就一尘不染!”边说还边撩起袖口给我看。
我把你的袖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确实没有丁点花梢露,自讨没趣。
而你就那样摊开双手,嘴角扬出弦月的弧度,好整以暇地看着我,气得我抬脚就踩上你的脚。反正我在你面前已没有仪态可言。
你吃痛,却也没有责怪我半分,仅仅蹙了下眉头。
“花开有并蒂,你说我们谁能先寻到?”你略显生硬地转了话题。
花开并蒂,鸳鸯成双,大好的兆头!我跳上前去,挨个儿看那些花儿,是否有并蒂。
你也凑近来,与我一起寻找,似乎非要与我一较高低。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寻了半天,除了眼花,别的什么也没有。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你在旁边适时的吟诗解闷。
面前的海棠粉中带白,吐露着幽香,可不就是你说的那样。你吟的诗,总是那么的合时宜又那么的应景。
“我可是要考功名的!”听了我的夸奖,你忍不住嘚瑟,哪里还有半点如玉公子的模样。
寻寻觅觅几回,残花落了一地。林花谢了春红,总是太匆匆。我第一次觉得,春天如此短暂。
临别时,你说:“玉昙,等我。”然后背上行囊,进京赶考。
我站在枫亭,凝望着你远去的背影,风吹起你长长的发带,起伏如波浪。眼泪朦胧了很久,直到转身的瞬间才决堤倾泻。
03
你走后的第三个月,爹爹给我说了一门亲事,是城东的林员外家的大公子。我使出浑身解数,一哭二闹三上吊,把自己弄得气息奄奄。爹爹看着床上的我惨白着面容,凹陷的脸颊,不禁老泪纵横,叹息道:“罢了,罢了,都随你”。
看着爹爹的鬓角又添华发,一瞬间苍老了许多,我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三个月了,我没有收到你一封书信。我总怕京城路遥,你会在途中出意外,就隔三差五的拜菩萨,求神灵佑你平安。
有好几次,我都从梦中惊醒,冷汗涔涔,梦里的你浑身是血,你说山匪无情,你逃不掉。
漆黑的夜里,我一个人无声落泪,为你愁肠百结,相思成灰好多回。
可是,你还是杳无音信。
次年春日,我终于收到了你的来信。我还记得,那天阳光很好。我在院子里的梨树下,看着信封上书着的“玉昙亲启”,又落下了无数泪滴,把信封晕染得墨迹斑斑,踌躇了半天也不敢拆开。
小兰在一旁看得心急:“盼星星盼月亮,可算盼到了。小姐,你这会犹豫些什么?”她边说边夺过信,拆开来递给我。
映入我眼帘的只有寥寥几个字:“吾安,已有婚约,卿勿等勿念。”
风吹梨花落,信纸也随风而去,在空中打转。我的大脑空白一片,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04
我这一倒,缠绵病榻数日,未见春光无限好,只有心底无边愁。
等闲变却故人心,你为何负我?是京城名花迷了眼?还是恋上了勾栏绝色?我无从知晓,也不想知道。
爹爹说,世间男人多薄情。我以前不信,爹爹就是最好的例子。娘亲离世多年,他也不曾续弦。
我却忘了,他还有个我,他疼我疼到骨子里,又怎肯再娶?可你不一样,你是风流倜傥的少年郎,你有一张巧嘴,总能逗得姑娘人眉开眼笑。以前,我没有想到会有今天。不,是我从不曾想过你是个薄情之人。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我以为我会借酒消愁,一蹶不振,把自己活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怨妇模样。
可我没有,哭过了之后,我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冥想,那些日子,你对我说的话,那样甜,你许下的诺言,那样美。古人说,诺不轻信,而我就那样全心全意信任着你,不能说我遇人不淑,只能说我识人不明,怨来怪去还是自己种下的因果自己承受。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了负心人伤心难过,肝肠寸断确实不值。
大病初愈的时候,恰缝是暮春之初。听了小兰的千叮咛万嘱咐以后,我一人去了枫亭。
海棠依旧,人面不知何处去。“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温润的声音依稀还回响在风里。
花影摇曳,芬芳馥郁。我伸手抚过一朵朵花,无意中发现一枝并蒂花,眼泪又不争气地滑落,滴在花间,尤似晨露。
曾以为东君为媒,撮合了你我。而今却是东君误了我,这烧香礼佛,以后不做也可。谁叫他这媒人功底不到家呢。
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你藏在花里的话语,我此生怕是无缘再解。
春,我留不住。你,我也留不住。
顾长安,顾你长安,我迟钝到此时才懂。
那好,我祝你一世长安。此生,永生,不复相见。
而幸福,我想我会再遇到。到那时,我一定对你说,长安,谢你当年不娶之恩!
故事来源: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宋·魏夫人《卷珠帘》
[无戒365 第35天]
PS:依据诗词虚构的故事
东君:一说太阳神,一说春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