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她们

好久没有坐公交车了,应该说是地铁的准时、避免堵车、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征服了我。但公交车至今仍有地铁无可取代的灵活性,为了少走两步路,加上也不赶时间,就去坐了公交车。

这一站只有一辆车,我走到车站时,已经有一个奶奶在等车了,大概也是我姥姥的年纪。

我抱着一个巨大的瓜子抱枕,她看着我又看了看瓜子,看了好久,冲我笑,我也笑了笑。

北风呼呼地吹着,像小针戳着脸。寒风中,不知道她等了多久。

看着红绿灯,红了又绿,绿了又黄,黄了又红,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马路上的车川流不息。

她忽地转头和我说:“我来的时候刚走了一趟,这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要不是忘了给老太太拿袜子,现在早就到医院了。”

我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啊,现在正赶上晚高峰。”

老人好像并不关心我回答什么,又自顾自地说着:“我得去换我妹妹的班儿,你可不知道看一晚上多累,又乱,一会儿抢救、两会儿抢救,没个消停时候,觉都没法睡。”

我隐约能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听出大概是老人的母亲病了,“您可以租个床睡啊。”

“在急诊住着呢,租了也没地方放,只能坐着睡。兴许住两天好了就回来了。”

“嗯......”我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也想起来了我的老太太,姥姥的母亲,也是姥姥和姨姥姥轮流照看着。

老人又打算开口时,车终于来了。老人兴奋得倒过于我:“来了来了,来了两辆!”

第一辆车,我是并不打算上的,出乎我的意料,老人竟来征求我的意见:“上哪个啊?”

“后面的吧,看着人少点儿。”

戴着红色的帽子、个子很小的老人,看后面的车没有要上前的意思,着了急地跑到车门前一边招手一边倒着步子。

上了车,老人理应坐在专座,我则坐在了面向她的座位,“倒着坐不晕吗?”

“还行吧,不玩手机就没事儿。”

“嗯,我儿子也没事儿,他也经常坐这个位置,你看这就是我儿子......”说着举起公交卡套,里面的照片是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孩儿。

“这是我孙子,现在都两周儿多了,每回来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得叫,叫得可好了......”老人又指了指男人抱着的孩子。

“就是不常来,也不让我们去,嫌我们丢人啊!过年都不知道回来看看。”

“可能是工作太忙了吧。”我有点儿听不下去。这一幕是那么熟悉,就像是电视里的公益广告,可空巢老人怎么会只活在电视里?也像是,爷爷一日三次“没事儿找事儿”、“没话儿找话儿”的电话。

老人的儿子又怎么会说出嫌弃老人的话,就像我们也从来没说出过一样。但当他们一遍一遍地问我们手机的使用,在我们一遍一遍地回答中,眼神里,神情中,她们都明白,都看得懂,下次更加小心翼翼地说话,让你帮他看看这个流量是怎么回事了?

“我今天晚上就煮了一包方便面吃,卧了一个鸡蛋,就一个人吃饭,懒得做了。”

“偶尔吃点儿还行,别经常吃对身体不好。”

我突然间想起来,姥姥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去了,自己已经用方便面糊弄完了,却总是会重新给我们做。对自己从来是糊弄、对付,给我们却总是最好的。

“嗯,是不常吃,我也不吃它那个佐料,倒点儿酱油香油醋,切点儿菜。”

原来你们都是这样,连糊弄的方法都那么如出一辙。

“哎呀,我该下车了!”我看着老人在摇晃的车身中步履蹒跚,她走到后门,像是抱住黄色的栏杆一样,突然又大声:“你看我说的对吧,13路来的可快了!”

我使劲地点点头,看着十字路口那边的13路车,想着老人下车不用等就能换乘了,心里也像是遇上了什么喜事。

临下车,我冲老人挥挥手说:“拜拜。”

老人没说话,松开“抱着”黄色栏杆的手,挥一挥,下车去了。

车关上门,一股冷风涌入车厢,不禁打了个寒战,看着红帽子离我越来越远,隐约看到她上了13路车。

不用再等了,直接就到中日医院了。

风真冷啊,眼泪仿佛要冻住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