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出问题的孩子,大多缺少价值感,就是认为“我不够好”。
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价值感,是最大的问题。
原生家庭并不是价值感建立的唯一环境,但在原生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孩子价值感的建立。
父母吵架
父母吵架,孩子会认为“都是我不好”。父母吵架本身跟孩子没什么关系,但小孩子会自动认为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他们才吵架。他会觉得:“如果我乖一点,他们就不会吵了”。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当孩子还小时,他的自我部分还没建立,他分不清外界的冲突和自己的关系。他会把外在等同自我,这是孩子与环境共生的部分,所以他就会把环境与他人的不好等同于自己不好。
父母忙
父母忙,没时间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自暴自弃,他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不够惹人疼爱,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才会没有人爱、没人在乎。有的孩子十分刻苦用功,他会认为:“只要我再乖一点,再优秀一点,父母就会注意到我、爱我了。”孩子会养成自强的性格,凡事都要争得一个好结果,觉得要特别优秀才能被别人注意到。他会无意识把自己的标准拉高。
虽然努力的品质会给他带来一定的成果和价值,但通过恐惧建立起来的价值感是一种虚假的价值感,并不能建立“我的本质是好的”的认知。
父母的悲观和抱怨
有的父母过于悲观,特别喜欢抱怨。这种抱怨会给孩子一种自己不够好的感觉。因为在小孩子的体验中,自己和父母是一体的。因为你不开心,所以他想拯救你。可是他的力量太弱小了,拯救不了你,他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能力太差了,感觉很挫败,那么他的价值感就被削弱了。
父母的指责
“你这里不行!”“那里不行!”“这个不应该这样做!”“那个又做错了!”父母特别喜欢把孩子没有做好的事情归因为孩子内在的稳定因素,破坏了孩子的价值感。
比如,当孩子做不好作业的时候,父母不会说是因为这道题太难了,会说因为孩子太笨了。题太难了注意外归因,如果父母这样说,就会很好地保护孩子的价值感;而说孩子太笨了,就是内归因,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挫败感,孩子的价值感就会被破坏。只要一犯错,一定是孩子不够好导致的。那么孩子就会习得这种内归因的方式,把事情的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好。
父母的期待
给孩子设置过高的目标,孩子就会被这个目标吓住。虽然孩子已经十分努力了,但父母就是不满意,还会要求孩子十二分的努力。当孩子已经努力到极限,父母还是无限度地要求他时,孩子便会体验到巨大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没有成就感的支持,价值感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孩子就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没有达到好的标准。
父母的比较
父母为了面子,往往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优秀的孩子做比较,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也变得同样优秀,来换回一些面子。
这种无止境的比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差劲,落后于他人,就会打击到孩子的信心,使孩子体验到生不如人的感觉,一直活在卑微中。
从未得到夸奖
父母不夸孩子,并不等于不爱孩子,可能是因为父母缺乏正向表达的能力。但孩子会体验到“你不夸我,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
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是有意义的,这样他会获得一些掌控感,因为他会觉得,虽然自己操控不了外在,起码还可以操纵自己,这就是“我不够好”的生存意义。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是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感的,就像行走在空白里,不知道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父母才满意,不知道自己怎样才算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