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第17天,今日因事跟家中亲戚们聚了个餐。其中家里有个堂兄家的小孩正在读初三,今年参加中考。孩子谢绝一切家庭聚会,在家里埋头复习,希望能考中心仪的学校。孩子对自己的要求,父母的期待,也是个不小的压力。不过据说孩子也是一个学霸式的存在。诶,好生羡慕!
我正好借着家庭聚会的机会,跟家里兄长取取教育上的经。据兄长所述,孩子成绩的分水岭在初二期间,思维的方式方法对孩子学习能力会产生巨大影响,逐步开始拉开差距。他强调了孩子思维方式的培养。
席间一句话“孩子现在做几何题目,用内角和公式,连辅助线都不用画,拉起来直接算,简单多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回家赶紧查了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高中的解题方式。用高中的手法去解初中的题目,似乎......
没毛病。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吧。例如,就拿小学的应用题来说,遇到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家长们的思维方式可能会直接用一个方程式全部搞定,但是孩子的思路就会慢慢一步一步的去算。就是类似的差别把。
阿里有句名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确实,互联网的新起,革了传统商业的命。传统的零售业,但凡没有赶上这波新技术的运用。企业举步维艰,或许有的已经再难觅踪影。包括现在普天盖地的网红带货模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思维的创新,跟新技术的运用,解决了现有商业局限的问题。
那孩子的学习上,启用高维解题思路解决低维的题目,方式是否可取?恐怕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跟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维基百科上是这么说的,认知能力指的是理解跟思考能力的形成跟发展过程。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几个方面,内容比较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自己研究下。
认知能力强的孩子能够理解更高级别的思维方式,适当的拔高一点思维能力可能会如虎添翼,强者恒强。认知能力一般的话,可能只能理解与之认知能力相匹配的知识。就理科而言,可能“天下没有难做的题目”只局限于思路、思维跟方式方法。
那强行拔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呢?可能也不可取。孩子理解力不够、超纲、只会死搬硬套,强行代入可能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厌烦。
每家情况都不一样,适合自家的才是最好的模式。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孩子的要求挺高,对家长的要求感觉更高。如何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模式,看来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