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芭蕾

        聆听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朱思思老师精彩的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后受益匪浅,朱思思老师非常的优秀,她同时还是《全球六大生态系统与世界文化探索》项目的负责人,值得我们向其学习。

        通过今晚的学习,再次接触到思维导图时,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陌生,对思维导图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英文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更具体的说,思维导图就是利用图文将左脑的​逻辑、条例、顺序、文字、数字和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与整体思维等统一调动起来,将思维可视化,又被称为大脑的说明书。

二、​常见思维导图的几种类型

        通过朱思思老师详细的讲解,让我眼界大开,原来思维导图还有这么多的类型:

        1.圆圈图。用来展开联想、描述细节、定义事物,例如:在中间的圆圈内表示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主题,那么,在圆圈外可以用来描述解释等;

        2.气泡图。用来针对某一个核心的主题,对其进行分析解释,描述联想,不再是一个定义;

        3.双气泡图。用于比较和对照;

        4.桥型图。桥型图比较的特殊,通常在最左边去写主题,往右边写相似的主题或内容,描述相似关系,在中低年级一般不常用;

        5.流程图。主要在大方框写主题,小方框写流程,主要是讲事物发展的一个内在逻辑;

        6.多重流程图。用来讲事物产生的原因,讲述是什么东西导致这个事情的发生;

        7.括号图。用来分析一个东西的结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思维导图类型,像列提纲啊等等;

        8.树状图。用来分类一个内容,一般在一年级的课堂中比较常用,可以顺着逻辑往下去排列。

三、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运用与作用

        1.知识归纳。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同类知识和单元知识整合,甚至对整本书的知识进行整合;

        2.思维发散。利用思维导图对一个主题自由的想象、类比的联想,可以是任何学科、任何问题,还可以从图片到文字,从字到词再到完整的句与段的一个联想;

        3.逻辑梳理。主要应用在从一个想法到另一个想法,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

        4.写作。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段落结构与格式,以及主题的展开等等;

        5.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对一本书的主题进行总结,将多余的文字去除,方便对整本书的记忆,反之又可以通过导图将主题展开,增家对整本书的认识与理解;

        6.合作与探究。在合作探究中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其进行角色分工,制作交流记录和操作流程,以及用来分享成果等;

        7.习惯培养。通过思维导图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就能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再就是列书单等等。

四、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

        朱思思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有kiddpiration、mindmanager、imindmap、xmind、Mindmaster等等,这些软件都是我以前不曾接触过的,通过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是为自己增添了一项技能,课下我会尝试这些软件,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软件。

        感谢互加计划,感谢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让我学到了这么多实用的知识,期待下周四的课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