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对美的视觉认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颜色体验。而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主要的调色理论存在着,他们分别是“RGB加色体系”和“CMY减色体系”,话不多说,直接上色环。
这个色环是什么意思呢?
外面一圈白色字体的,就是加色体系的三原色:R(红)、G(绿)、B(蓝),计算机里面,代表颜色的有六个十六进制位,其中每两个位代表一个颜色的变化。比如说,FF0000代表的就是红色,00FF00代表绿色,0000FF代表蓝色。把三个颜色的数值加在一起等于FFFFFF,代表色环中间的白色。
与之相对应的,色环中,在绘画和印刷业中使用的是减色体系三原色:C(青)、M(品红)、Y(黄),三种颜色的染料完全混在一起产生的是黑色。
为什么计算机行业和印刷行业的颜色体系不同呢?色环已经暗示了答案。在RGB三原色的对立面,分别就是CMY三原色。根据计算机加色的规则,如果说红色是FF0000的话,青色就是蓝绿相加也就是00FFFF,也就是说,青色与红色互为对白色的补色(FF0000+00FFFF=FFFFFF),他们加在一起同样是白色。蓝色和黄色、绿色和品红色也是同样的原理。
原来,显示器是自发光体,而印刷颜料是反光体。计算机屏幕自己就会把光线打到我们的视网膜上,而我们在书籍、画布上看到的颜色,则实际上是光线打在材料上被吸收了相应波长的光以后重新反射出来再打到视网膜上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屏幕是黑的,要由机器来决定它发出什么颜色的光。而纸张在没有染料的情况下,一般会做成白的,我们会涂抹上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的颜料来使它反射出补色。当然实际上,计算机也是可以模拟减色模型的。在调色中,加色模型的颜色会越加越亮(接近白色),减色模型的颜色会越加越暗(接近黑色),这就引入了下面另外一组概念。
无论是RGB还是CMY,他们都只是数据上的概念。我们走在大街上,会感慨“今天天空好蓝!”但是从来不会说,“今天的天空好接近0000FF啊!”直接与我们对图像和视频的观感挂钩的,是另外一组很重要的参数,分别是H(色相)、S(饱和度)、B(明度)。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相貌,比如红橙黄绿青蓝紫。饱和度指的是色彩鲜艳程度,低饱和度比较小清新,特征不明显、高饱和度更能体现颜色本身的属性,比较浓郁。明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低明度会比较沉重肃穆,高明度会显得轻松舒适。在其他两个属性确定的情况下,第三个属性可以有下图作为参考:
其实既然RGB和HSB都是用三个8位二进制来表示,那我们也能隐约感觉到颜色系统在数学上是一个三维结构,如果直接调整RGB值,也会动态地影响HSB,这三个数据是有联动关系的。这个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圆锥体表示:
他们之间的数学关系不太复杂,这里平时也用不到,就不浪费时间搬运了。
在pr的颜色系统中,把饱和度(S)和明度(B)放在一个二维坐标中,而色环单独列出。调色就是一个在三维坐标上移动的过程。
下面简介一下教程中看来的视频调色流程。一般我们要先剪辑后用Lumetri颜色面板来调色。新建一个调整图层,在这个图层上面制作调色效果,可以让下面所有的图层都加载这个效果。
一级调色:处理偏色和曝光问题。处理白平衡,拉动色温,如果色温往蓝端拉动就会解决偏黄,反之解决偏蓝问题。在色调中看曝光,防止过曝或者过暗。一般拍摄暗的片子可以通过曝光拉亮,但拍得太亮就比较难把颜色补回来。拉动对比度,会改变画面的颜色差异,可以适当地拉高,让画面更鲜艳,有色彩感。高光控制画面的亮部,拉高以后画面亮的地方就会更亮,拉低则会变暗,保留更多细节。一般来说,我们把对比度拉高以后,亮的地方会很亮,所以把高光拉回来一点。白色影响的范围比高光更大,和曝光适当地调和着用。阴影和黑色与高光和白色相反,分别控制暗部的亮度和和大范围暗部的亮度。饱和度会明显改变色彩鲜艳程度,从黑白到很鲜艳的状态,一般会适当地加一点点。
二级特效:创意工具里面可以添加一些效果。淡化胶片可以提供老照片的效果,锐化可以让风格变得硬朗或者制造一种没对焦一般的效果。拉高自然饱和度可以减轻饱和度中颜色怪异的情况。曲线工具中提供了一些改变画面对比度的工具,把RGB曲线拉成S型,可以让暗的地方更暗,亮的地方更亮。还有RGB三个版本,分别可以做出泛红/青,泛绿/洋红,泛蓝/黄的效果。色相与饱和度曲线,可以让选中那部分颜色的饱和度改变。可以用吸管工具帮我们识别颜色。还有好几条类似的曲线,可以直接改颜色。色轮与匹配中可以选择调整阴影、高光、中间调的颜色倾向。HSL辅助可以针对画面中的某一个颜色单独调色,设置键中的颜色(或者用吸管工具找到颜色),这里的改色只会影响被选中的区域,可以修改特定的颜色!其中的优化和降噪可以让边缘有一定的过渡效果。晕影可以做出一种把画面框出来的效果
基本校正中也可以直接加载别人已经做好的LUT文件直接一键调色。创意里面的look也可以加载LUT,可以修改LUT的强度。可以从网页或者别的软件中找出LUT来调色,再对画面进行微调。
那么,简单的调色理论简介和视频调色介绍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