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孙权有很多老婆。
姓氏可知的至少有八位,分别是谢氏、徐氏、步氏、琅琊王氏、南阳王氏、潘氏、袁氏、仲氏。其中,徐氏也是人妻。孙权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关键词是薄情。
谢氏,是孙权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娶的大老婆,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孙权刚娶谢氏时,爱幸有宠。但是,建安七年,孙权他妈吴氏死后,孙权露出本来面目,娶了徐氏以后,竟强迫谢氏低头做小。谢氏当然不干,就此失宠,香消玉殒。
徐氏,是孙权表侄女。她的祖母是孙权的亲姑,她的父亲徐琨,是孙权的亲表兄弟,也是孙策开山立业的股肱重臣。徐氏本来是嫁给吴郡陆尚为妻,陆尚死后,寡居在家。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孙权接班。大概就是在此前后,孙权乱伦娶了徐氏。孙权一度十分宠爱徐氏,不但想让徐氏做大,糟糠谢氏做小,甚至把长子孙登交给徐氏抚养。可能是被表叔兼老公孙权给惯的,寡妇再嫁的徐氏,十分嚣张,性格嫉妒,最终也失宠了。
建安十六年,孙权迁都秣陵,也就是南京。徐氏被抛弃在吴郡。十年后,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又八年后,孙权称帝。群臣和太子坚持要求册立徐氏为后,太子孙登甚至要求“欲立太子,宜先立后”。但孙权嘱意新欢步氏,双方僵持不下。徐氏最终病死。
步氏,是孙权的真爱,与丞相步骘同族。步氏很漂亮,不妒忌,不争宠,因此宠冠后庭,久见爱待。孙权做吴王及称帝后,一心要立步氏为后,但群臣坚持立太子孙登的养母徐氏。君臣互不相让,对峙十多年,可怜的徐氏和步氏到死也没有封后。
赤乌元年,步氏死后,孙权才追赠步氏皇后荣誉。在策命中,孙权沉痛的表示:
“朕恨本意不早昭显,伤后殂逝,不终天禄,愍悼之至,痛于厥心。”
步氏生了两个女儿,大的叫孙鲁班,字大虎,小的叫孙鲁育,字小虎。这两个公主,都有两段婚姻,孙大虎先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后改嫁全琮,史称全主;孙小虎先嫁给朱据,后改嫁刘纂,史称朱主。这两只母老虎,深度卷入孙权生前身后的宫廷斗争,发挥了恶劣作用,特别是孙大虎,连胞妹孙小虎都是她害死的。最后,孙大虎被权臣孙綝流放,孙小虎被姐姐陷害,为权臣孙峻所杀。
琅琊王氏,是步氏之后最得宠的老婆,生了孙和。赤乌四年,太子孙登先父而死。第二年,孙和被立为新太子。母以子贵,王氏理应封后。但是,孙大虎不同意。
孙大虎与王氏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所以,大虎致力于阻止王氏封后。在孙权生病期间,大虎进谗,说王氏面有喜色。孙权对小棉袄偏听偏信,怒责王氏。最终,王氏忧惧而死。
大虎还致力于废黜太子孙和,改立鲁王孙霸。这场嫡庶之争,是动摇东吴国本的政治斗争,陆逊、朱据、顾谭、全寄等众多重臣卷入其中,被诛杀和流放的大臣有几十个,大虎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最终,孙和被废,孙霸被杀。
潘氏,孙权的末代宠妃,得到了孙大虎的支持。潘氏是犯官之女,没入宫中干苦力,因为长得漂亮,是金子总会发光,最终被孙权临幸,生下幼子孙亮,十分得宠。
孙和孙霸,一废一死,孙大虎心不自安,就揣摩上意,发现老爸新宠潘氏母子。于是,大虎将自己的从孙女全氏嫁给了亲弟弟孙亮,全力支持潘氏母子。赤乌十三年,年仅七岁的孙亮,被立为太子。次年,潘氏被立为皇后。又一年,孙权驾崩,孙亮继位。
潘氏是孙权众多老婆中,唯一活着被封为皇后的。但是,这厮生性嫉妒,心狠手辣,先后害死了多位夫人,包括袁氏。袁氏是袁术的女儿,孙权曾经想立她为后,但是袁氏无子,固辞不受。可是,潘氏却将其视为眼中钉,反复进谗,害死了袁氏。
潘氏的下场也很惨。孙权年老多病,潘氏侍疾,十分辛苦。有一天,潘氏累的睡着了。几位宫人,一拥而上,将潘氏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