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复free()比内存泄露危害更大

C程序设计中,内存操作相关的错误可以说是最常见,同时也是非常隐蔽的一类错误。这类错误往往导致程序莫名其妙地崩溃、耗尽系统资源,或是形成严重的安全弱点。

FreeBSD,以及多数其他BSD派生的系统中,重复free()在默认情况下都会导致C函数库调用abort()终止程序。除了malloc(3)函数族本身的设计之外,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特性。与此相反,包括*BSD在内的多数系统的C函数库并不对堆进行审计,也就是说,从API设计者的观点来看,内存泄漏并不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程序设计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事实上,内存泄漏同样可以导致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响应速度变慢、进程由于占用的资源太多而被OS杀掉导致DoS等等。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观察一下两种问题出现的场景。

内存泄漏是指这样一种场景:程序分配了一块内存,但已经不再持有引用这块内存的对象(通常是指针)。从OS的角度,它知道进程持有的内存数量;然而,从进程的角度,它可能并不完全知道自己持有哪些内存。换言之,内存泄漏就是通过遍历进程内所有可以从栈上,或以静态变量形式存于堆上的指针及其后继,无法到达所有全部已分配内存的情形。

如果程序不存在其他问题(例如缓冲区溢出),此时程序访问内存时,任何时候都不会在无意中覆写超出范围的数据。即,将数据覆写到程序其他部分保存数据的内存单元。

而重复释放则指这样一种场景:程序分配一块内存之后,经过使用将这块内存释放,但并没有将指向这块内存的所有指针抹零或回收,并在其他部分再次将指向同一块内存单元的指针交给内存分配器去进行释放操作。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断言:

程序逻辑并不清楚这块内存已经被释放;并且,有理由相信,对这块内存进行的写操作,可能已经影响了程序其他部分的行为,因为这块内存可能已经分配作为其他用途。

因此,这应被看作立即停止程序运行的一项致命错误,因为程序行为已经出现了异常,而C函数库拥有的信息不足以纠正这种异常行为,而另一方面,程序可能已经发生了堆缓冲区溢出。

为了削弱这类问题带来的实质性安全影响,现代的内存分配器往往会将尺寸接近的内存块放在一起(这样做还能够抑制内存碎片的产生,并提高CPU的数据缓存命中率,因为通常程序会倾向于一次性地访问相近的内存结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于向已经释放的内存块继续写数据导致的损害(因为这些内存很可能被分配给同样的数据结构,这类写操作的危害往往会低于向其他类型的数据结构写数据,特别是当这些数据中包含一部分用户输入的时候)。

当然,彻底消除这类问题,需要为程序设计语言增加一些新的基础设施(例如强类型、托管内存等)。现代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Python和.net系列等,都采用了避免这类问题的措施。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通过这些语言入门并准备撰写C程序的开发人员就更需要注意这类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语言中内存分配 在任何程序设计环境及语言中,内存管理都十分重要。在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或嵌入式系统中,内存资源仍然是...
    一生信仰阅读 1,198评论 0 2
  • JVM内存模型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JVM)的内存空间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2,620评论 2 26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596评论 25 708
  • 咖啡名字的由来 初见咖啡,是在宠物店,很多人不解,为何小白狗要唤作咖啡 ! 我是喜欢狗狗的,一直念叨着想有一只宠物...
    小灰灰会撒娇阅读 289评论 0 0
  • 风拂墨发,柳枝嫩芽;荡起一滩碧波纹。 幼苗新种,斩露头角;次月还披绿罗裙。
    奈何zh阅读 305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