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次偶然,我知道了简书。
初来简书,有两个感觉:新形式的博客,这里大多数人喜欢写爱情故事和鸡汤文。
以前特别喜欢在网易写博,文章没有任何章法,都是在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以及乱七八糟的想法。我写的很开心,因为格外地自由。
刚读初中的时候,我特别讨厌写考试作文,因为总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噢,老师说我们要戴着镣铐跳舞,因为分数毕竟是重要的,我还得升学,只好按着老师的方法学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感觉那不算文章,与做数学题差不多,我很轻易地就学会了。无论是哪个语文老师都很喜欢我写的作文,因为很符合要求,当然我还是有文采的,那时所谓的文采大概就是会用华丽的修辞、能引用经典语句、能在具体与抽象间游离自如。
高中时则爱上了写议论文,因为它能让我自由地宣泄对世界的一切不满,感觉那简直就是一个愤青在各种吐槽,骂得有文采骂得很犀利还能够获得老师的手下的高分,喜悦之情自然不言而喻。当然我最后还是会笔锋一转,来个光明灿烂充满希望与正能量的结尾,至少能让老师觉得,嗯,这个学生三观还是正的,心灵没有扭曲。
学会写作文套路的最终恶果便是,我忘记了如何写文章。
我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表达,我似乎失去了自己原来的风格,或者我根本没有风格,写来写去都像是在写以前的框架,这太可怕了!
因为曾经得到过老师同学的各种称赞,我自大地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不错的,我至今还是有些懊恼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尝试参加比赛、为什么没有尝试投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被物理数学搅得焦头烂额,所以压根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只觉得语文可以不拖后腿就好。或许投了稿、参加了比赛,我就会知道自己真正的水平在哪里,知不足才得以进。
有人说,写作是手艺活,三天不练就会生疏。我想我大概荒废了有三年时间了吧,不能说完全荒废,毕竟偶尔也会写写日记煽煽情,但真正认真写的屈指可数。所以废了。
高考过后,我很少阅读,也基本不动笔。上大学后,我想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便提笔来写,却发现自己早已才思枯竭,满篇语句不通的屁话,很是恐慌,只好硬着头皮写到了结尾,但绝不愿再看了。不出所料,交上去的都没了音信。
(嗯,刚刚被打断了,果然晚上才是最适合瞎编的时段,现在继续......)
自此,我意识到自己写作是有多烂。
但是,毕竟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论做得多不好,也还是想着继续坚持下去。
我依旧读着各种文、各种书,偶尔会写下些只言片语。
感谢昨天@吃饱的疯子 的鼓励,真的很感动,这就像在你觉得自己快要跌到谷底而死命挣扎的时候,有人扶了你一把。谢谢。
昨晚又突发奇想地在公众号上问周宏翔校长,如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呢?我并没有太期盼他会答复,毕竟他是知名作家,有那么多粉丝,我不过是那浩如烟海里的一只小蚁,再加上是那么泛的问题。
在我快昏昏入睡之时,手机闪烁起了绿色的指示灯,我不经心地点开,激动地发现他竟然回复我了!
他言简意赅地说,观察生活,无微不至地对待它。
感谢他的回复,对他,或许只是一句话,对我,却是一场鼓舞,坚定而有力。
那是一个不安稳的夜晚,寂静无声却又躁动不已,思绪很多却又凌乱不已。
最近发生的太多事着实让我感到沮丧与挫败,我想是时候相信自己一次了,是时候放开自己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我不愿再为那些无谓的事耗费我所剩无几的精力了。
这一次,我想做自己。
写于2015-7-9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