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没有了解出版之前,看书主要是看内容,了解了之后,看封面都会想这个图书的出版信息。
一、图书种类
1. 按学科划分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
2. 按文种划分
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
3. 按用途划分
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4. 按书的内容划分
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法集、摄影绘画集等。
5. 按书的特征划分
线装书、精装书、平装书、袋装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盲人书。
二、图书出版术语
1. 码洋、实洋
码洋主要是指出版物价格的总和,实洋就是打折过后的价格。
一本书的定价或一批书的总定价,其货币额俗称码洋。“码”就是指数量的多少,“洋”代表“钱”,“码洋”就是“多少钱”。
2.定价
1988年以前,图书价格是国家规定的。1993年后,国家放开了图书价格,除教材、课本外,图书价格由出版社自行规定,一般图书定价包括选题策划费、编辑费、审校费、印刷费等。
3.CIP
CIP就是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它是英文CataloguingInpublication的缩写,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应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空一行。
第一段落为标题,标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第二段落为著录数据
第三段落为检索数据
第四段落为其他注记,内容按编目工作需要而定
三、图书的必备内容
1. 书心
即图书的主体,是承载图书正文、辅文和目录页的部分。
书心一般不包括书名页,但有些装帧较简单的图书,或因为印张关系,其书名页也有随同正文一起印刷的。
2. 封面
是图书的外表部分,也称“书皮”、“封皮”。包在书心和书名页(有时还有环衬、插页等)外面起保护作用,通常采用较厚纸张制作并印有装帧性图文。封面除了起保护书心和书名页等的作用之外,还要标示关于该图书的种种信息。
图书的封面,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
(1)面封(也称“前封面”),应该印书名(有副书名的一般应该同时印上)、作者(译者)名和出版者名,多卷书要印卷次。如果是丛书还要印丛书名。翻译图书应在原作者名前注明国籍。
(2)封二(也称“封里”,即面封的背面)
(3)封三(也称“底封里”,即底封的背面),图书的封二、封三一般保持空白,但也可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设置一些图书宣传文字或装饰图案等。
(4)底封(也称“底封面”),应该印上书号及其条码和定价。出版单位的编辑、校对、装帧设计责任人员名单,也可印在底封上。
(5)书脊(也称“脊封”,位于面封与底封交界处,背面在书心订口处与之黏合),即侧面。
3. 主书名页
图书的书名页是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但只有主书名页是任何图书都必须具备的结构部件,附书名页则是可选用的结构部件
所谓“主书名页”,是指载有本册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其内容种类和编排格式由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规定。
主书名页应置于书心前,如有插页,则置于插页前。它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
扉页又称“内封”,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即单数页码面,列载图书的书名、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
出版者要采用全称,并标出其所在地,如“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银川”,若出版者的名称已表明其所在地,则可不标地名,如“南京大学出版社”。
版本记录页又称“版权页”,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数页码面。它提供图书的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权说明和版本记录。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又称“CIP数据”。
四、图书装订样式
图书装订样式,是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图书所呈现的外观形态。一般有平装、精装、线装和散页装几类。
1. 平装
也称“简装”,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书名页和书心(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构成。
平装书一般采用的订书方式有骑马订、平订、锁线订、无线胶背订和锁线胶背订。
2. 精装
这种样式的封面用料、印刷和加工工艺比平装考究、精致,故称“精装”。
精装又分全纸面精装、纸面布脊精装和全面料精装三种。
精装书的订书方式,一般采用锁线订、胶背订。
3. 线装
这是将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起来的装订样式,主要用于古籍类图书,其他图书为了装帧设计也有所借鉴。
4. 散页装
图书的书页以单页状态装在专用纸袋、塑料袋或纸盒内。这种装订样式多用于教育类、艺术类图书。
除上述几种样式外,还有给勒口平装的面封和底封各衬垫了一张一定厚度的卡纸,从而使封面的硬质、挺括程度超过一般平装图书的“软精装”,又称“半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