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作为一位中国女作家,在国内却少有耳闻,但却被外媒称作“中国的卡夫卡”。2019年诺贝尔奖前夕,中国作家残雪一度与村上春树并列,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热门人选。曾有人甚至说残雪是目前为止中国最接近鲁迅的一位作家。残雪究竟是谁?她的作品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残雪1953年5月30日生于长沙,本名邓小华,著有《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山上的小屋》等。很难想象她只有小学学历,通过自己不断阅读和写作的积累,创作了超过六百万字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作家,被誉为先锋派文学 的代表人物, 她也是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邓晓芒的妹妹 。
她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有些人,并不具备一种英勇的性格,结果被压垮了,从而产生一种对抗情绪,决心过一种与现实规律背道而驰的、不可理喻的古怪生活。
——《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
初次读残雪的作品就是中篇小说《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它并不好读,晦涩,难懂。残雪的文字奇诡,仿佛从灵魂深处挖掘而出,直接呈现在你的面前,但你却无法立刻理解她所要表达的意思。
阅读本书时,感受到的是阴暗、厌恶甚至恶心,而残雪笔下的人物感受则是恐惧猜忌,这种诡异的气氛无边的弥漫在残雪的小说之中,神秘而阴暗。
正是因为她作品的与众不同、“异类”。有人质疑,有人痴迷,有人热捧,有人忽略,更多人不了解。但残雪都无所谓。她说:“我的作品就是为未来写作的,是为年轻人写的。二三十年后,人们会看懂我的作品。”
小说分别以我们家里的秘密、三妹诉说她的心事、医生冗长而乏味的故事、母亲的呓语以及我的五个梦为主题,描述了一个个如噩梦般的场景和古怪的故事。
通过一个个神秘怪诞无厘头事件,穿透精神与灵魂,将人性层层剥离,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展露出人物深层个性和人性矛盾,从内心冲突的极致,深入到灵魂冲突的极致,并最终带领读者历经许多丑恶后,仍然看到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