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弃婴
这山林布了大阵,常人只得是在山林外圈徘徊,里头,是见不到的。前去一探究竟,方见着两青年男女抱着娃娃蹲在一旁,男子脸上满是不耐烦,指间捏着的一支烟,吸了半口便要夺女子手中裹着小棉被的娃娃,嘴上是嘟囔几句,烟雾在开口闭口之间腾起。
女子眼中夹杂着的是不舍跟纠结,双眉皱起,紧搂着娃娃不肯轻易放手,越是娃娃哭得厉害,她脸上的神色越是复杂。
这山林被附近的人称为迷踪林,入易,出难,有着不少人们杜撰的传说故事,想来,他们便是奔着那传说的噱头,寻着这里来的。
“我父母还没有同意我们在一起,这算什么,被我爸知道,别说断了我的经济来源,到时候怎么养!当初说了让你打了,你不听!MD,不然哪有现在的事情!!”
他猛然站起身子来,手里的烟蒂被甩飞,指着姑娘便破口大骂,脖颈上那条金项链,晃动得有些闪眼。
姑娘蹲在地上泣不成声,花容失了色,孩子被哆哆嗦嗦得藏在树丛一角,她走的时候身子几乎是被拖着走的,男子的头连回都没回,转身之前的那股木然,那种无情,不免替这娃娃有些感伤。
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便不见他们的踪影,撤去迷雾,娃娃被唐太乙搂在了怀里。
方才的啼哭,止了。
“师傅师傅,现在有了个娃娃,我们是不是得先给她取个名字啊?”
灰猿凑了上来,站在一旁,伸起手来想碰又不敢碰,这娃娃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被这么多精怪围着居然还止住了啼哭声。
“婴儿啊……”
不知道为什么,千百年前那日交与陆离手中,那一幕本不该记得,却印在脑海里,好似过去发生的一切都落在了唐太乙的眼里,记得深刻。而这娃娃,便勾起了那大殿之上的回忆,倒是摇头讪笑,不该这般沉迷千年百载之前的事情。
“也是个苦命儿,生来便颠沛,日后注定流离人间。且叫琉璃吧,取其音便可。”
这日,她便入了这山,平日里,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白日里与狼,与猿共舞,夜里睡得也安生,因为白日里玩得尽兴,并不像寻常娃娃那样夜里啼鸣不肯睡去。内心里,升起了一种求仙问道千年百载都不曾有过的感觉,这娃娃像一颗种子,在慢慢长大成一朵在在唐太乙心口的花儿。确实,她的到来给整个林子都带来了不少欢乐,那些修炼无趣的精怪会逗着她玩儿,忽而拉长身子,忽而钻入土里只露出个屁股,鸟雀也会绕着她转,孔雀张屏,她便呀呀直笑,骑着老虎在丛林里疾奔,好些时候能薅下那几只老虎身上不少毛,虽然有抱怨,却乐得与她玩在一起。
“许是命里定了,你便该来了。”
夜深了的时候,唐太乙抱着她,躺在怀里的这小家伙没了平日里的嚣张跋扈,身上的裙摆是按着太乙想象中那般制作的,穿在她身上盖住了不少野气,一双长睫毛轻微颤抖,两颊微微鼓起,小嘴儿小巧红润,讨喜极了,这般模样的娃娃,那便是个公主命,不免摇头叹息。
“罢了罢了,你是我命中注定的小公主呀!”
白日里传道,偶尔也要换个地方,因为大石台逐渐成了琉璃专属的地盘,不让,便闹,啼鸣呼声能传出去数十里,惊着整个山林的鸟雀,扰了众多精怪们静下来修炼的心。
于是,便又如从前那般,挥袖抬手便唤来众精怪,谈道论术,时常是鸟雀绕,虎豹围,再往后聊,唐琉璃,这个小家伙便要骑着什么来了,通常架着猿猴的脖颈,也有手里薅了一把老虎毛来的时候。
更不得了的还得往后,她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不知哪里学来的半吊子术法咒语,常常把林子给点着了,自己反倒抹了一脸灰,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就是这日起,她的授业,便得严谨了起来。
她最不喜跟太乙待在一起,容易闹起脾气来,什么虎啊,狼啊,去吓她,并不管用,她反倒乐得与他们在一起。于是,后来想了个办法,倘若她不能完成课业,便不得出结界,只能远远看着,却不能玩,最挠她的玩心。这办法倒也适用于她,赵蕤的《长短句》,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不过五岁便可通读。五岁往后,她反倒求着要学咒术,要学道法。
“你说,何为道?”
“可生万物的是道。”
“为何要学?”
“像爹爹一样,可上天,可遁地,眨眼间即可驱数里。”
“可知,他们,修炼了多少年方才想明白这两个问题吗?”唐太乙抬起头,放下手里的书卷,一盏油灯在一旁忽闪,看着她的眼神不似平常那般柔和,她明显有些吓到了,颔首不语。
直到思考之后,方才摇头。
“明日,你的课业便是‘问’,回来告诉我答案。”
她眼里的不甘,太乙自然看的明白,林子里的那些精怪也不敢再教她一些道术,已经下过了命令,他们是不敢不从的,倘若是这般轻易便教她道术,只怕是日后入了世,胡乱作为,让这尘世更加乌烟瘴气,沦为笑柄事小,祸乱凡尘为大。
第二日,果真仔仔细细的,一个个跑过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