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粗暴的审美说起
在上幸福课前两天刷完了10集西部世界。剧情看的太紧凑了所以比较累。在课前还一直在想二分心智、集体潜意识、编剧意图、映射现实blabla......
看不到结果就惦记的睡不着觉。最近又多了一个搜集信息的理由,我要回去输出成一篇文章啊,这可是正事,我需要把所有的线索都捋清楚。。。自己写了一些觉得还不够,然后就开始找人讨论,你是怎么看的?你觉得他要体现什么?
然后我男朋友问我:为什么你就不能一集集慢慢欣赏?为什么不能接受有些问题就是这样子?
我就惭愧的退下了。反思自己的审美太粗暴了。。。粗暴审美的背后是什么?是不能忍受未知。
而未知即是恐惧的来源,也是美的来源。
2.思维的游戏
因为厌恶面对未知,所以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思维。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故事。讲课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一个ABC思维结构:事件A——思维解释B——结果C。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思维迷宫B中兜圈子。这里并不是否定思维的作用,而是试图说明过度思维是怎么让我们真正的意图偏离正轨的。
对于我自己来说,前两年最擅长的一个提问就是:“这有什么意义?”因为这个提问,自己没有在该下工的问题上下功夫。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更进一步通过沉溺思维的陷阱而逃避真正有益的活动。越是临近最后,这个声音就越响。哪怕是自己之前决定好要做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还有一个是最近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怀疑:我写的究竟有没有用?因为自己之前有写日记的习惯,一直都觉得挺顺畅的。真到面对公众输出点什么的时候,不知怎么总是愁的头皮都挠破了。
如何超越思维的障碍,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给自己讲一个当下即全部的故事,一个不论如何,我要做的意识。
我自己算是那种内心戏比较多的人,一旦开始做事,就和开了收音机底噪音一样。尤其是现实中,经常无意识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所以这两年自己比较喜欢冥想和瑜伽,喜欢无所事事晒晒太阳打打滚。这种享受当下的状态给了自己很多的平静和愉悦。怎么把这种轻松专注的状态,享受过程带到自己做事情的过程中,用事情进一步打磨自己的心性,是之后要关注和练习的地方。
3.认识事物
一般来说,我们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时候还是会借助语言和思维,所以在传输的过程中总是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
认识事物的时候,一些特征被抽象出来标签化,语言的描述简单快速,但总是有限的。别人的说法可以是一种有效的参照,但是实相如何呢?还要独立思考,自己品味。警惕语言的描述变成盲人摸象,变成刻舟求剑。
明白思维和语言的有局限的,去沉浸,去体悟。有些智慧来自于以心印心,来自于感同身受。
4. 独特性
还是回到自己写作的问题上来吧。经常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没有意义。总觉得自己需要搜集更多的素材,了解更深的背景,用更优美和准确的表达。
写不下去的时候经常听张国荣的我,“I AM WHAT I AM。”声音一响起整个人都治愈了有没有,不需要评判,不需要比较。做造物独一无二的荣光。
近两年看到的比较小众的书,一是写《我的阿勒泰》的李娟,二是凭借《借山而居》刷爆朋友圈的东子。有一种很流畅、浑然天成的感觉淌过心里,虽然偏安一隅,但那种清新感,独特感让人不禁折服。有时候看到好的作品就会对自己写的东西感到自卑,总是从别人散落的碎片里拼成自己的样子。但好的作品,从来不是来自复制和模仿,它只是一次次以全新的方式展示自己。
让练习和时间给出答案。所有的写作,最终还是指向我们自己的内心。所有的行动,都应来源于对自己诚实。创作——需要的不是来自外界的许可,而是内心热情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