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就是人学——以欧洲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发展为例】(一、古希腊文学)

人的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之间处在二律背反的永恒矛盾之中,因而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康德

“文学就是人学”,早在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时候,老师就和我们说过这句话,现在对这句话的感触更深刻了。因为最近正在复习外国文学史,那么就以欧洲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发展为例,论证一下这个观点,顺便整理一下我看书的笔记。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自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就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文学形象。这些流派思潮始终贯穿着深厚的人文观念。

古希腊神话中蕴涵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那些人化的神某种意义上就是希腊人自己的象征,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欲望就是人的欲望……他们想要通过神来实现个人的文化价值。稍晚一些的古希腊悲剧中,“命运”的观念就突显出来,这也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例如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他们不停地反抗着命运却又一步步走向命运的圈套,然而,正是这种困兽犹斗的抗争精神体现出人的主体意识与自由意志。

此外,还有荷马史诗,其中的阿喀琉斯的愤怒,体现出来的就是与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所代表的作为群体的人在社会与自然面前的主体意识完全不同的一种个人与社会分离的个人本位意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选择盗取火中被惩罚,俄狄浦斯为国民选择自我放逐,他们代表的是群体,阿喀琉斯却为了自己的床伴而选择退出战场导致希腊联军溃败)。那些史诗中的英雄固然有维护群体利益的一面,但究其根本,还是为了个人荣誉。

所以说,古希腊文学的文化内质是“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框架,它体现出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古希腊神话、古希腊英雄史诗、古希腊悲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 前言 0.1. 神,其实也是人 「我是宙斯,至高无上最具智慧的万神之王。要记住,我比你们其余这些神要强大得多...
    EncyKe阅读 13,280评论 1 16
  • 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以想象中的希腊北部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大神及其周围的男女诸神为主要系谱,结合古希腊社会的历史和传...
    牧野之月阅读 17,668评论 6 47
  • 1.今天完成了提审的工作,还有老陈美味的海蛎饼可以品尝。 2.这两天可以不用加班的感觉真不错。 3.明天晚上如约要...
    六月花阅读 125评论 0 0
  •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
    幻玥阅读 2,439评论 0 1
  • 欢迎关注 ,扫描二维码或添加订阅号:ceinews
    KSZxMX阅读 20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