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恐怕就是打针了。
村里诊所的那个医生治头痛感冒发烧可是公认的厉害,但是他给小孩子打针也是公认的疼。诺大的针头,猛地扎到屁股上,真是让人哇哇落泪。被扎完针之后,病是好了,可是屁股上的疼痛却要持续两三天。
所以,从小爱生病的我一到他的诊所,就开始没完没了地哭,一直哭到走出他的诊所还不肯罢休。
这个医生已经给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我现在去医院抽血都紧张地全程闭上眼睛,咬紧嘴唇。再睁开眼睛时,一大哥正笑意浓重地望着我,估计在寻思这姑娘戏真足。
打针怕疼是一回事,健康受损才是更让人疼痛的事情,因为生病不仅伤身体,而且伤钱。
昨天,又是因为身体原因,我和妈妈去医院买了药。
回来的路上,借着买药的由头,我和妈妈算起了一笔账。
这笔账起始于我上大学,终止于我大学毕业。
我笃定地认为我大学四年只花了家里四万块钱,但妈妈非说,我花了十万左右。
我不相信,我只是上了一个普通的本科院校,没有大手大脚地花过一分钱,怎么可能消费那么多呢?
心里不服气,无论如何我都要和她盘算一遍。
算过之后才惊觉,我这些年的轻装上阵,原来一直有父母在替自己负重前行。
我只是粗略地算了下本科4年的开销,就发现我的消费已经远远超过4万块钱,直逼10万这个数字。
我不住地惊呼,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没穿过超过三百块钱的衣服,没用过超过一百块钱的口红,怎么就能平均每年花费两万多呢?
妈妈说,平时花小钱不在意,积累多了可不就是花这么多了嘛!
可能这笔钱来得太容易,以至于我在花钱时都没有思考它的来源,以及它所承载的汗水。
现在看看身边的妈妈,她的脸上已经起了很多褶子。
我笑着,实则内心惭愧地对她说,
“真是辛苦你和我爸了。”
这份辛苦,我在近两年才体会到十分之一。
读了研究生之后,自己开始负担近乎100%的开支。
很尴尬的是,我并没有很大的经济来源,学费暂时向国家借款,而生活费除了依靠国家补助和奖学金,另外一部分完全要靠自己解决。
迫于生存的需要,自己找了份兼职的工作,平时就一边学习,一边抽出时间给别人做课件,这才勉强支撑每个月的生活费。
我很久没有过银行卡资产超过两千的体验了,常常过着这个月就开始盼下个月的工资。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就像刚开始工作的毕业生,兜里攥着勉强够吃饭的几百块钱,不敢逛淘宝,不敢和朋友出去吃饭,更怕哪个同学突然要结婚的消息, 因为这一切活动都能杀死一只快喝不上西北风的小蚂蚱。
而我,就像这样的毕业生,还是那种长久处在工作初期的毕业生,不得不艰难度日。
最难的时候,应该是在去年10月份。
大学室友要结婚了,全寝室的姑娘都被她请去当伴娘,这么喜庆的事情自然没得拒绝,于是已经分散到天南海北的室友火速订了车票奔赴结婚室友的家乡。
有钱的就买机票,没钱的,比如我,就订个卧铺晃荡10多个小时到站,还有一个从成都赶回来的室友生生做了20个小时的火车,比我更胜一筹。
参加完室友的婚礼,份子钱和来回火车票花了我将近1500块钱,再看看余额,只有不到300块钱。
我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又给自己一个微笑,并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回去多接几套课件,啃两天馒头减减肥,等月底发工资就好了。
另一个同当了伴娘的室友在返校后发给我一张支付宝余额,只有几十块钱,似乎比我还惨。
当父母问起我手里还有没有钱时,我依然乐呵呵地告诉他们,有,当然有呀,不用担心我。
他们总是说,没钱了就说,总不能把自己饿着。
我说好,但从来也没主动张开过口。
“爸妈,我没钱了,你们给我打点吧。”
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仿佛有千斤重,无论如何,我都没有勇气说出口。
就是这样的日子,让我更加体会到了钱的来之不易,所以才有了之前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我精打细算生活的开始》。
有些良好的习惯,真的是被生活给逼出来的。
也许,这才是生活常态吧。
难的日子总是有数的,我大部分时间还是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种对生活的满足主要体现在:
手里有点钱的时候。
在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我会拿出足够的资金给自己和妈妈买护肤产品,给爸爸买衣服,给弟弟买零食,我还可以吃喜欢的水果,逛喜欢的超市,偶尔还会和同学相约逛街吃饭,甚至和男朋友一起穷游四方。
妈妈常常对我说,
“你不要怪我和你爸,我们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了,能给你的我们都给了,不能给的就得靠你自己创造了。”
有时候我确实会怨,但更多的是感谢。
虽然他们没有给我万贯家财,但他们给了我生命,也给了我受教育的权利,能有机会感受万千世界,这已经是我莫大的幸运。
钱很重要,但是没有也不要着急,流通的货币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地去创造,总会流到自己的手中。
现在我依然过着每月不到两千的生活,还欠着国家一笔巨款,但我知道, 它会结束。
我也知道,不会结束的是有人在一如既往地倾尽所有支持我们,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记得好好爱最疼爱我们的那对人。
公众号/简书:三秋兮兮
只想做个简单而从容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