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波兹曼提出了更具人性关怀的隐忧--童年的消逝。
在没看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波兹曼的说“童年”概念并是对生理事实的简单描述,但事实却是,它是社会的产物,是儿童与成人世界分离的结果;它的历史不到400年;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发明,“也许是最具人性的发明之一”。
这本书有两大板块:(一)童年的发明;(二)童年的消逝。下面我分别从这两方面说一下我的想法。
01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
在欧洲中世纪,识字是少数人的特权。社会交往则主要靠口头文化,而不是识字能力。那时候,孩子到七岁就算进入了成人世界。至于成人,则非常孩子气:他们与儿童做同样的游戏,玩同样的玩具,听同样的童话故事,不存在需要向儿童隐瞒些什么的羞耻心,没有要教给未成年人的特别的礼仪。总之,他们的世界是混同的。生育率和死亡率那么高,也使得父辈不能对小辈投入太多的感情。
而印刷术改变了这一切。随印刷术兴起的,识字的成人由此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同时造成了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分离。识字能力越受重视,这种分离就越明显,越彻底。因为识字需要学习。儿童必须入学,才能吸收知识,掌握由印刷术所开启、文艺复兴所创造出来的活跃的个性意识,有逻辑、有次序以至高度抽象的思考能力。成人们开始对儿童“另眼相看”,这种分离表现在服装、语言以至独立的儿科医学上,分班、分级的教育则发展出相应的关于儿童心理与成长的科学。长期的正规教育把儿童进入社会的年龄推迟了,家长越来越担负起监护人、教育者的角色,现代的家庭模式于是成形。
02电子媒介又如何使其“消逝”
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这实质上是说,因为这种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记忆,无形中成了横隔在“儿童”与“大人”之间的屏障。儿童要经过努力,才能走完通向“大人的世界”的路。但进入现代,当文字渐渐被现代的传媒方式取代,经验的获取变得越发容易时,儿童不需要走太多的路,便可以成为大人了。
波兹曼认为,这些媒介信息是没有任何门槛来进行理解的。现在的某些电视节目存在情绪化,诱导因素颇多感官信息来进行无限制年龄的播放,一下子全盘托出,一下子摧毁以印刷文字为基础的理念世界变成了像光速一样快的影像世界,大大改变话语权,诚然一些信息的确没有暴力,色情等镜头,但是表现出的价值观,断章取义的话语,具有诱导因素的画面的的确确会对一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童产生一些影响,也会产生一种成人化儿童,他就好像是一个早熟的孩子,脑袋里装满了别人的想法。这种情况在这些年的许多报道里都有一定的体现,特别是随着抖音、快手短视频的发展,人们在通过拍摄视频传播自己生活理念的同时,一些关乎成人的低俗、色情视频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着,这对于现时代的以手机当玩具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致使他们早熟的催化剂之一。
以前我们(大多为90后)能想起来的关于童年的回忆,是童年的游戏,是童年的电视,是童年的玩伴。而现在的孩子们未来能想起来的,却是以手机电脑为多。现在,手机就是孩子的一切,它意味着游戏,它也意味着玩伴,甚至还是听话乖巧时的奖励。很明显,在这个时代童年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童年与成年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科技经济如此发达的当下,如何去恢复童年也似乎成了许多专家、大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信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