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吃饭,听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企业老总邀请他去听企业成果展示,本来是希望得到一些赞许的,结果老前辈一点儿也没客气,直言不讳地讲了他看到的问题,老总有点下不来台。
“人啊,不能讲假话,真话呢,也不能全讲。”前辈后来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很喜欢听前辈讲话,他们的话很朴实,但总是闪着智慧的光芒。这句话如果去细细品味,很有深远的味道。
写作文要不要说“真话”?
我从小就讨厌虚伪的东西,尤其厌烦写作文时那些“老师喜欢”的句子。
下雪了,如果写“雪花像精灵一样飞舞着飘落在大地上”,一定会拿高分。但是下雪很不方便啊,要穿厚厚的大棉袄,走在路上还会冷不丁摔个屁墩儿,我就不能写写下雪的坏处吗?
写妈妈,就要写“勤劳的妈妈含辛茹苦,上班辛苦,下班了还要收拾家务”,好像天下的妈妈都像老黄牛似的苦大仇深。我就不能写写我的妈妈也喜欢和别人一样出去玩儿,累了也会抱怨吗?
最烦的是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提到老师,一定是这两句话。老师就一定要这么悲情吗?我的老师们会讲笑话,会骂人,这也很可爱啊!
最讽刺的是,虽然我平时作文得分不高,但有一次参加市里的竞赛,背了篇范文上去,拿了第一名。
所以我打小就对一个问题感到困惑:人到底是应该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虽然说真话自己爽,但是说假话能拿高分,能得到表扬,这也是很不错的呢!
但就算是这样的“利益诱惑”,我始终也还是没能逼着自己说“假话”。讲假话的时候,会心跳加速,肌肉僵硬,说话还会磕巴,讲完了还会骂自己一通:“可真看不起你!”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所以我就暗暗下了个决心:要么就不说,要出口就一定要是真话!这个决定满足了我内心对于“正直”的道德要求。
伤人的“真话”
但后来呢,发现讲真话好像也有点问题。
比如有一次,参加一个培训课,课程快结束时老师让我们谈谈对课程的感受。
我噌地站起来,走到讲台前说:“我觉得今天这堂课老师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随便换一个人都能当老师。”
当时同学们都哗哗鼓掌,我也为自己的“仗义执言”感到得意。
但两年以后,我无意中听说,那位老师当时因为我的发言受了很大伤害,将近一年的时间都不愿意再出来讲课。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震动。我赶紧给那位老师发微信,和他诚恳地道了歉。同时,我也开始反思,我所讲的“真话”一定是“真话”吗?它有没有掺杂一些别的东西?
“老师在课堂上参与的时间不多”和“老师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两句话显然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对事实的陈述,是不掺杂价值判断的。
后者是个人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没有在事实的基础上严格论证,而且很显然是过于绝对的。这里面掺杂了个人的错误认知和情绪宣泄。
所以,如果我说的是前者,相信老师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事实本身没有攻击性。
但我说的是后者,这直接否定了老师的价值,有极强的攻击性。
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对于“真话”vs“假话”的问题思考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人是要说真话,但要注意你说的是不是基于事实的“真话”。自己心里想的、感觉到的可不一定都是“真话”,这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如果它足够光滑平整,那它反射出的是事物真实的样子。但如果它是个哈哈镜,那反射出的就是扭曲的影像,是事物真实的样子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真话”为什么不能全讲?
但即使到了这儿,和文章开头前辈说的那句话里所蕴含的人文思想,还是差了一大截。
“人啊,不能讲假话,真话呢,也不能全讲。”
为啥真话也不能全讲?如果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也不能全讲吗?
《老友记》里有一集,菲比交了个心理学家男朋友,这个心理学家成功地把每个人都得罪了。
比如他对钱德勒说:“你用你的幽默和别人保持距离,因为父母在你青春期离婚。”
罗斯说到他的前一段婚姻:“如果我知道她是个女同,我干嘛还要和她结婚?”
心理学家说:“也许你想让你的婚姻失败,因为你信心不足;也许你故意想破坏你的婚姻,让你妹妹在父母面前没那么优秀。”
也许他说的都是事实,但最后每个人都说:“I hate this guy(我讨厌这个家伙)!”
在这里,“说真话”的问题出在哪里?
纪伯伦说过这么一段话:“真正善良的人,不会问赤身裸体的人,‘你的衣服在哪里?’不会问无家可归的人,‘你的房子出了什么问题?’”
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慈悲,对人的深深的慈悲。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曾说:“如果一个人全身只剩下一件全是破洞的衣裳,你还要告诉他‘你的衣服太破了,换一件’吗?如果把这件衣服扯掉,他就彻底没衣服穿了啊。”
所以“要讲真话,又不能全讲”,在“没能全讲”的这一部分里,是对人的尊重和慈悲。
我看出来了,但我不点破,因为我珍惜你的尊严。
是,我要坚守“正直”,追求“真理”。但我更在乎你的感受,我希望我的话是一双抚慰人心的手,而不是一把坚硬冰冷的刀。
这就是“余地”,给别人留的“余地”。
这种“讲真话”的方式会让人思考,但不让人难堪,是真正的说话艺术。
后来,老前辈告诉我,那位老总听取了他的建议,在一项技术上节省了1.5亿的资金。
这就是讲真话的魅力。
讲真话的“火候”
领悟到了这一层,我不再纠结该讲“真话”还是“假话”了。
南瓜写作文,我这么跟他说:“写作文啊,要写你心里真正想说的话。同时呢,咱们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因为这些名言说的是真正的人生道理,是经久不衰的。咱们也可以注意一下技巧,比如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领,结尾点题,这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
我们不做非要和大流顶着干的“愤青”,而是在保留内心真实的前提下,随风而动。
南瓜犯了错,我把脸一板:“这事可不能这么做啊。”道理讲完,拉过来摸摸头,小子就破涕为笑了。
不给孩子列“罪状”,不以“我要给你真实反馈”为理由把人家的面子撤烂。心是软的,那一部分“硬的真话”自然就不会说了。
我妈教我做菜的时候这么说:“做菜啊,最讲究火候。太小了不熟,太大了会焦,得正正好才行。”
“讲真话”也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