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二年秋,柳城。
我躺在军帐中,听着塞外的风声呼啸而过。案头的幽州地图上,还留着昨日咳出的血迹。明公方才离去,他的背影比十一年前在兖州初见时佝偻了许多。
记得那年官渡,袁绍十万大军压境。我指着地图对明公说:"袁本初好谋无断,明公当速战。"那一夜,我们对着沙盘推演到天明。后来果然如我所料,袁绍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奉孝!"明公的声音将我从回忆中惊醒。他握着我的手,掌心冰凉。我感觉到他的手在微微发抖,这位在千军万马前都不曾皱眉的枭雄,此刻眼中竟有泪光闪动。
"明公不必如此,"我强笑道,"生死有命..."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明公急忙扶住我的肩膀,他的手臂绷得紧紧的,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什么。
我望着案头未完成的《江表经略注》,想起去年在许都,荀彧劝我保重身体时的神情。他总是这样,把什么都藏在心里。不像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明公,"我强撑着坐起来,"辽东之事...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又是一阵眩晕,我不得不停下来喘息。
明公急忙扶我躺下,他的手仍在颤抖。我望着帐顶,仿佛看见辽东的雪原。那些未及说出口的谋划,此刻都化作喉间的血腥气。
"当急定荆州..."我艰难地吐出最后几个字,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血痕。明公握住我的手,我感觉到他的颤抖。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只是紧紧攥着我的手,攥得生疼。
塞外的月光透过帐帘照进来,落在案头的地图上。那些山川河流的轮廓渐渐模糊,就像我未竟的谋划,终将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恍惚间,我听见明公压抑的抽泣声。这位纵横天下的枭雄,此刻哭得像个失去至亲的孩子。我想安慰他,却已发不出声音。
帐外忽然传来一声孤雁的哀鸣,划破塞北的夜空。案头的铜灯忽明忽暗,灯影中仿佛看见那年颍川书院的海棠,纷纷扬扬落在未读完的《太公阴符》上。一阵风过,卷起案头的地图,飘向帐外无边的黑暗。
明公的手终于松开,我感觉到生命正在流逝。最后的意识里,听见他在喃喃:"奉孝去矣,如失吾之右手..."
——————————————————
“郭嘉算无遗策,然天不予寿”--后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