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第14天共读问题讨论

阅读讨论话题

1、以下读书的层次你属于哪种?

A、未养成读书习惯。B、偶尔读书一个月读一两本。C、经常读书。D、系统地规划自己的读书。

统计有效选择48人,其中选A 3人,选B 18人,选AB之间6人,选C 12人,选BC之间6人,选D 3人。

2、你有没有思考过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读什么书,如何读书)?

【回应1】有。销售类的书以及毁志类的书,因为不是鸡汤,所以每次看都首先倍感忧伤才慢慢踏入成长之路。

【回应2】有。一直在读《易经》、《风水》方面的书,精读。今后需要经常复习书中介绍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读书速度。

【回应3】没有,只是读有用的、感兴趣的书。

【回应4】有,第一类专业类型的比如营养,疾病等方面的。第二类工具类的比如印象笔记,思维导图,好好学习等。第三类是成长类的比如时间管理,目标,行动力,心理情绪管理等。

【回应5】目前积压了很多种类的书籍,希望自己共读完后按主题阅读方式把存书读完。

【回应6】没有,但认识到读书应该更有计划性,分阶段提升。

【回应7】有思考过,但似乎没什么头绪,这个问题的讨论很及时。

【回应8】有初步打算及阅读计划。

【回应9】有,种类也较多。如何读是一个比较难实践的事情,跟着大家一起共读是一个很好地督促自己的方式。

【回应10】有思考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如人力资源管理、TTT培训师、易效能时间管理系统、MBA等书。

【回应11】以前没有,完全是凭兴趣读书。现在先跟着共读小组一起阅读,先按书单读完,学着怎么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会批评式阅读和学习如何“功利阅读”。

【回应12】没有,但是参加共读打卡后感觉老师推荐的书都特别的好,收获也很多!

【回应13】读自己最需要的书。先从清理自己的书单做起。

【回应14】没有,喜欢读可更新底层思维及习得基本规律、原理的书。

【回应15】有,先学习力,后沟通力等等围绕主题学习 。

【回应16】将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

【回应17】对我而言,是社群化学习,跟着大家一起读。

【回应18】从未思考过,我的兴趣比较随机性,一段时间喜欢某类书就开始钻研那一类,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换了。

【回应19】有思考过,之前读的比较杂,想起什么读什么?现在就是小组学习+相关的托尼博赞的工具书相结合。目标之一是思维导图应用。

3、养成读书习惯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回应1】内心的需求。

【回应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去读。

【回应3】在环境好的安静的地方读,在精力好的时候读。

【回应4】确定好目标后,行动,立即行动。

【回应5】提前进行规划,定好目标。每天固定时间段进行阅读。 参加社群化读书圈。

【回应6】A、社群化学习,共读学习是养成读书习惯非常好的方法。B、以终为始。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实践,让学习效果最大化。C、设定阅读目标,固定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给阅读增添仪式感。

【回应7】让自己找到阅读的乐趣。

【回应8】A、设定目标、制定计划。 B、每天固定时间段阅读。C、利用碎片时间阅读。D、参加群体联机阅读、分享。

【回应9】从小到大练习,时间控制专注。

【回应10】固定时间阅读。参与共读,一群人联机学习。听书。

【回应11】每天固定时间阅读。有目的去读。

【回应12】A.明确的学习目的。B、共读,设立奖罚制度。C.前期请别人监督。

【回应13】联机学习,共读,不断输出。

【回应14】共读。制定读书计划。利用碎片时间,随身携带书籍或听书等方式进行阅读。将书中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让读书成为自己获取能力的重要手段。

【回应15】兴趣。找到读书的意义。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读书群,一群人走得远。

【回应16】一定要从阅读中得到满足和收获,才能让自己有阅读的动力。比如这次《如何阅读》这本书,让我的阅读速度有明显提升,我特别喜欢用关键词(意群)法,日常阅读中,也会有意识地使用这个方法。其他提速器需要慢慢加进去。

【回应17】群体学习,固定时间阅读,阅读后必须有输出。

【回应18】爱上读书;经常读书;知道为什么读书。

【回应19】感觉拆书法不错,但需要通过训练运用起来,目前还没有用过。

【回应20】群体学习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每天独自完成自己的模块,还能观赏学习别人的作品和想法,很有趣。

4、什么方法能帮助你把读过的知识转化成行动?

【回应1】首先是写作,然后是朗读,最后再绘画。

【回应2】  用好的方法反复练习。

【回应3】与小伙伴一起践行,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成长。

【回应4】生活和工作中能被立即运用到的。

【回应5】立马行动、刻意练习。

【回应6】A、记忆。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记忆。B、写心得、反思、复盘。C、刻意练习。

【回应7】联想 尝试应用 。

【回应8】带着问题阅读,找到答案立即应用到实践中。

【回应9】实践,运用。

【回应10】不断地反思,刻意练习,在重复阅读中反思。

【回应11】刻意练习和分享。

【回应12】把所学知识做成PPT,思维导图,写书评,投稿,演讲等。

【回应13】实践——反思——再实践。在实践中找答案。

【回应14】对自己感兴趣和影响大的书要反复阅读,生活中用学习到的知识反复练习。

【回应15】写书评,分享,共读讨论。

【回应16】学以致用,同时总结和反思。

【回应17】理解知识的原理,认识到这知识在运用后能带来的好处。联机学习。

【回应18】读的时候发现一个好的点,宁可停下来去思考如何去用而不是看看而已。

【回应19】分享、及时总结、不忘读书初心。

【回应20】感觉拆书法不错,但需要通过训练运用起来,目前还没有用过。

【回应21】写书评时结合自己的情况,写出行动计划。

【回应22】做笔记、分享。因为分享的时候确实让自己有更深刻的体验。进而形成自己的行动。

【回应23】1.坚持每天读一点2.没有输出不读书 3.没有社群不读书。

【回应24】结合行动交流探讨。

5、阅读的持续性如何维持?

【回应1】找自己感兴趣、爱好的书读。

【回应2】分享。找到自己阅读快乐的理由。

【回应3】第一,明确阅读的目的,凡事心甘情愿的坚持才是长久的。为什么要做比如何做更重要。第二,带着目的去阅读,每天工作生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寻找解决办法阅读是主动阅读。第三,多分享,教别人,输出逼着自己比输入更多。

【回应4】定计划、养成习惯、保持兴趣。

【回应5】共读。参加社群式阅读。

【回应6】有规划、有目标的阅读+群体性学习。

【回应7】选书很重要 围绕主题 更容易深入学习。

【回应8】制定阅读目标与计划,按计划执行;参与共读。

【回应9】A、从容易的书籍开始。B、参加共读群。C、学会输出。

【回应10】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集中精力专注。

【回应11】打卡,定期做一个检视。

【回应12】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在爱读书人的圈子里面浸泡,熏陶。

【回应13】明确目标。赋予意义。找到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回应14】制订阅读计划,并告知别人,以监督或群体学习。

【回应15】每次从中书中获取新的收获,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回应16】1.倒逼2.链接3.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