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这个连载的朋友可能会奇怪,故事还没讲完怎么就完本感言了?
首先声明,这不是笔误。《情惘》确实已经完本了,并且在国庆节假期之前,我已经接洽了出版电子书的相关事宜。
说起来,这个过程真的就和做梦一样!
虽然写小说一直以来就是我的梦想,但我没想到有朝一日我居然真的写出了一本小说。
《情惘》完本时的字数是14.8万字。要按照多年以前标准,这个字数对于一个新作者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但现在市场上的网文动辙就是五十万上百万的字数,我这本只是刚够出版的标准而已,不值得炫耀。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一个有着写作梦想的人来说,“处女作”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而且,我的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处女作”,更是我的一篇“习作”。
写这部小说的想法我在去年就有了,当时的想法是写一部短篇小说或是几集的连载故事,题材大约是都市悬疑。有了想法之后,我甚至还试着写了两章的内容发在公号上,但后来由于工作实在太忙,匆匆地刨好了坑,却发现没时间去填,最终只能弃之而去。
今年由于工作变动的关系,我突然多出了大把的时间。
人是一种很贱的生物,总是干着“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事情。以前工作忙得昏天黑地,恨不能过上终日躺平的日子。可当这个梦想成真了,心里却又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约两三个月,当我手里的网络小说都读完了,游戏也打腻了,这种空虚的感觉就愈演愈烈,最终变得难以忍受。
在这种情况下,我终于又想起了那部刚开了个头的小说,决定将它继续写下去。
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半途而废,我决定参加写作训练营,选择了无戒老师的90天小说课。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堂,一是因为我之前上过无戒老师的课,对她和她的团队都有一定的了解。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 这个课程的内容和时间刚好适合我写完这部小说。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当初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过虽然书最终是写出来了,但是写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最终的成稿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都值得好好总结一番。
我碰到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情节到底要如何推动?
这一点说起来确实在我意料之外。我在报名参加课程时,距离正式开课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我就很好地利用了这段时间,将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架构,人物的开始和结局都差不多想通了。这是我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能一直保持思路比较畅通,至少不会为故事的整体走向发愁。
但是尽管做了这样充足的准备,在写的时候,我仍然会时不时地卡文。这种卡不是那种找不到方向的卡,而是卡在具体的场景或者人物对话上。
就好比是我已经知道了要从1到2,但是中间发生的1.1、1.2、1.3......这些我都不知道。再比如说,我知道了“小明要上学”,但是我不知道“小明去上学的具体过程”,他要几点出门,出门前和妈妈说什么话,下楼的时候遇到了谁,坐的什么车等等。
这些都是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弄明白,不写清楚,小说就会变成没有生机的流水账,没有人会喜欢这样死气沉沉的东西。
所以,为了这个问题,我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属于缺乏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的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的。但是根据我自己制订的写作计划,这由容不得我停下来慢慢摸索,否则我就没办法将自己在开课时当着大伙吹下的牛逼圆下来了。
万幸,人在急迫的时候是会被激发出潜能的。最终,我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借鉴影视作品。
拿电影举例。一部电影的片幅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要懂得取舍。要知道节奏什么时候要快,什么时候要慢;情节什么时候要细致描绘,什么时候要一笔带过;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何时出场,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要精心设计。总得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它的每一帧的镜头都不是毫无意义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叙事方法。
小说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得到这样的启发之后,我之后写作的时候,都会在脑海里先把要描写的情节像拍电影一样过一遍。将这个情节中的环境、人物、对话等各种内容形成一个片子,让其中所有的元素都动起来。
后来我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字会生动很多。等逐渐习惯了之后,这种从文字到画面,再从画面到文字之间的转换过程,就会变得灵活自如。
这也就成了我自己总结并消化的第一份写作经验了。
话虽然说出来很简单,但我当时为了找出这个办法,真的是吃了不少苦头。这可能就是《情惘》这部小说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它给了我信心去创作更好更成熟的作品。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