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朱砂红罐窑口考证
文/图 山西 石锺華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瓷器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窑变美妙,彩色缤纷”为其他窑口的产品所不及。尤其是红变釉,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一、 藏品来源:太原南文化宫广场文化市场偶得。
二、 问题提出:钧窑朱砂红罐曾经先后在几个大的收藏网站作过展示和讨论,得到了资深瓷器版主的认可。他们是,广州的品一品,太原的李勇、上海的李润臣和碣山人,认为是宋代或辽金时期的钧窑器。这样看来,笔者收藏时的目的已经达到,但,作为捡来珍品,视乎还有继续探究下去之必要:窑口及年代。
三、 藏品特征:器物的基本特征,是判断窑口的重要依据。具体特征是:罐高12.6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6.3厘米。罐内施以天青色釉,罐体外整体施以朱砂红釉至足,口部呈深赭绿色;高圈足,墙外撇,底、足施芝麻酱釉护胎,底部“三”字款;罐内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开片,有的开片裂纹明显较宽,呈牙黄色;釉面有气泡明显,且间有死气泡;胎体厚重、坚致。罐的整体制作甚为精致,包浆厚重,磨损程度自然、明显。由此,钧窑朱砂红罐的这些特征排除了后仿的可能,反倒是关键特征均符合禹州神垕镇刘家门窑址的考古发现。
四、 窑口考证:神垕镇“ 刘家门窑址最早地层中的纪年材料。此段的纪年物有, DT3层中出土一枚“元丰通宝”钱(1078 年~1085 年) 。而属于第一期后段的地层DT3 层中出土多枚宋徽宗朝的铜钱, 最晚的是“宣和通宝” (铸于1119 年~1125 年)”;“此期的产品以青瓷器为主,其次是素胎器、钧瓷……;此期还发现了内施天青釉, 外施红釉的器物, 覆盖外壁的红釉颜色秀美娇妍 ;这种整体红色釉的器物更少见,……这种红色釉的器物仅在最早的地层中出土, 稍后就停止了生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较肯定地将刘家门窑第一期前段的时代定为北宋末期的徽、钦二宗时期(1101 年~1127 年) , 表明钧窑始烧于北宋末期” 。“此期比较流行在一件器物上施两种色釉, 如内施天青釉, 外施红釉 , 或外施青绿色釉, 内施赭褐色釉, 这种现象很有时代特征。”;“现在所见珍品, 多为过去皇家藏品。”“通过发掘材料, 我们现在可将这些大面积红彩钧瓷定为早期钧瓷, 与带小块规整红斑的器物区分开来。但无论是所谓“红彩器”还是“红斑器”, 都表明钧窑是在探索自身的装饰方法, 开创自己的特征。”( 《钧窑始烧年代考》秦大树)
“特别是, 钧釉的精品器物上常在足底等少量未施釉的部分, 加施一层酱褐色的护胎釉, 十分精美”, “并在底部刻印有数字。这类器物器形特殊, 制作精美, 传统上被认为是宋代的产品, 由于这类器物曾为清宫大量收藏, 也一向被认为是官窑制品。”( 《钧窑始烧年代考》秦大树)
分析与结论:1.分析 秦大树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大树教授更是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钧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的主持者。《钧窑始烧年代考》一文就是这次考古发掘的结论性论文。由此,考古的第一手资料是可信的、权威的,而运用第一手资料评价、考证收藏者的藏品,是目前选择的最佳方法。
北宋末期,“此期比较流行在一件器物上施两种色釉, 如内施天青釉, 外施红釉 , 或外施青绿色釉, 内施赭褐色釉, 这种现象很有时代特征。”;“现在所见珍品, 多为过去皇家藏品。”
明万历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 其中《燕闲清赏笺》: “若均州窑, 有朱砂红, 葱翠青、俗谓莺哥绿, 茄皮紫, 红若胭脂, 青若葱翠, 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
这些论述,不仅仅是对于藏品的窑口、年代给以了考证,而且对于藏品的珍贵程度做了肯定,即皇家藏品,上品。
2.结论 :藏品为“北宋刘家门窑官钧朱砂红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