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司机与乘客
本章主要是讲述角色定位的问题,生活和工作中的我们,总是会面对不同角色的转换,工作中我们会调岗,晋升,生活中我们要扮演丈夫,儿了,父亲的角色。你在这样角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无论生活与工作我们都会有角色冲突或困惑,文章的主人公杰夫作为一位管理十五人的团队领导人,对角色认识不足,导致他的领导力不足。作为走上管理岗位的领导,一定要明白他对他的团队的绩效负全部的责任,责任担当是管理者、领导者的首要意识。没有这种意识就会一直找外界的原因,将责任推给他人或客观原因。文中托尼通过杰夫小时候撞车的经历,引出了司机与乘车不同角色的责任与定位,从而启发杰夫对领导者角色的感知:领导者全局的责任意识。
本章同时引发了我对教练及引导技术的思考。
1.激发自信心:每一个有困惑,寻求咨询的人,都是因为自己无法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也就是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受到了打击,自信心也就有所下降。所以托尼看到杰夫对于管理现状的无奈时,首先是引导他谈其过去的成功史,让他在回忆光辉历史的情况下来找回自信。
2.角色定位:大部门的咨询对象可能都存在对自我角色定位的失常的情况,也正因为对自我角色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杰夫管理吃力。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很多人从情人变成夫妻,以及从父母的孩子,变成要承担责任抚养小孩的父母,这些转变都是我们有些措手不及,而问题也往往就此而产生。做为教练与领导要帮助对方找到自我的正确定位。文中通过将司机与乘客的分析来帮助杰夫认清领导者这个角色。认清这个角色后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现实的案例最有说服力:在领导和引导下属时,能拿对方自己的案例来分析,让对方有所领悟是最有效的引导方式。因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故事更有说服力的。
第二章要事第一
其实这一章的内容也是时间管理的精要,要事第一是有效率的前提,关于要事第一的原则管理学之像德鲁克先生在其〈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有做特别的介绍。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如何让每一份每一秒过得更有意义,更有效率是永恒的管理话题。关于时间管理的工作与方法有很多流派,但是无论任何流派的理论与方法与以要事第一这一管理原则为基础。做为领导者,其时间的宝贵性不仅体现在自我的工作效率上,更体现在团队及下属的工作效率上。领导做不到要事第一,就不能把握团队各时期的关键任务,不能明确团队的关键任务,再勤劳和优秀的员工也会被埋没。时刻牢记帕累托原则,将时间花费在可以产生80%业绩的20%的事项上。领导者要带领团队聚焦,聚焦在有价值产出的要事上。那么什么事是作为领导的要事呢?托尼总结为三条:1、教育和指导下属的工作;2、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3、盈利。
第三章逃离黑洞
管理黑洞是指领导被蒙蔽,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在管理黑洞中,会因为只说经理爱听的话而常驻到褒奖,利己主义盛行。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听到的也往往是我们想听到的,我们接受的信息会优到主观思维的影响。另外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大多时候接触的信息也是不全面的,导致我们被蒙蔽,不能看清真想。作为领导者,要逃离黑洞才能认清真相,把握病灶的脉络,提出有效的处方。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作为管理者逃离黑洞的最佳方法就是多与各下属保持联系,听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才做出决策。自古至今,亡国之君多半死于管理黑洞,也给我们提出警醒:一个优秀的领导要听不同方面的声音,优其要听得进谏言。贞观之治的缔造者李世民因为能容忍魏征而成为一代明君。
第四章正确,就要坚持
为什么感情用事,往往会有所遗憾呢?杰夫因为怜悯下属,而对其上班时间喝酒的事情,一再纵容其恶化。理智与感性冲突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你会如何抉择呢?杰夫的为难之处在于考虑到下属的生活处境而包容对方,却不知这对团队和对方并没有任何好处。正确,就要坚持,在公司制度与原则要始终要有坚持,不然团队无法管理。
第五章只雇佣合适的员工
对于此章内容,做过HR工作的人都会有很深的体会。团队由员工组成,每个团队成员能够为团队创造价值,团队的效率才会提高。只雇佣合适的员工的原则,告诉我们组建团队时要以团队的实现需求为依据寻找与岗位匹配的候选人。不管是招聘人员还是用人部门在人员引进时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人力资源建立用人标准或者说是岗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合适雇员的标准),招聘测评系统(如何鉴别面试者是否符合合格雇员的标准)。公司最重要的财富是团队中拥有合适的员工,不要为了填补一个职位空缺而降低标准----以后你会为此付出代价。
第六章效率!效率
本章实质上还是讲的时间管理的内容,其内容是前面第二章要事第一的延伸。启示1:本文阐述了做事的几种方式的理论:正确的做正确的事,错误的做正确事,正确的做错误的事,错误的做错误的事。其实讲的就是做有价值的事和正确的做事方法两个方面。对我们启示是用正确的做事方法,去完成有价值的事(正确的事),对于无价值的事(错误的事),不管你的做事方法是对是错,结果都是在浪费生命。我想人生最悲催的事,也许就是用尽全力,想方设法去做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吧。
启示2:利于碎片化时间,如坐公交的时间,坐电梯的时间,排队的时间等等。别小瞧这些简短的时间,日积月累下去,足以让你实现不一样的人生。
启示3:每天留出一段不受干扰的时间来做计划。计划本身就是时间管理的关键,二十分钟时间不受干扰的时间的效果与六十分钟受干扰的时间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也给我们启示,在做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尽量找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专注执行,这样做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七章桶和勺子
本章将桶比喻为员工的动力状况,阐述为领导者首先要自己能量满盈,并将正能量传递给下属,让下属也动能充足。领导者往往是团队的精神支柱,所以领导者的情绪及状态往往会影响下属。领导者首先要杜绝负能量,不抱怨,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责备他人,责备他人时你的关注点留在了过去,选择承担责任,直面问题,则你的眼光投向了未来。积极向上,能量满满,领导者永远是传递团队自信,正能量的源泉,没有这个泉眼,则团队必定士气不足。
同时,领导者需要引导下属,帮助员工树立阳光心态,让员工有觉察负能量的觉察力,以及调节能量状态的能力。保持员工士气就是要让每个员工的桶里是满盈状态的。如何保持员工的桶是满盈状态,领导都首先要确认要事是什么,另外就是运用各种激励方法,提动员工的自主及积极性,让员工参与管理,让每个成员感受到他们对于团队的价值。
第八章进行学习地带
追求进步的人,敢于迈出舒适地带,走入学习地带。你想出人头地,就不能放任自己葛优躺。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信仰,任正非说过,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即是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文中对学习地带分为三个部分
A、阅览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仅能扩宽视野,提升知识蓄水池,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个人的修养。
B、倾听室。以古为镜,做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学会倾听,可以从他们的视角了解自己的不足,看到事情的全貌,做出科学的决策。论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他们总在某方面强于你,学会倾听,就掌握了更多的成长机会。
C、给予室:教是最好的学,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人的同时加深了自己的印象,同时在反复传授及回忆中,你的知识架构在进行重组异构,让你的知识体系变得更趋完善。
本文关于学习地带三个部分的描述我认为没有学习721法则完善。学习的721法则指的我们70%的经验来自工作中的学习,主要是把学到的一些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再应用,不断调整,形成可靠的经验与技能;20%是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主要指工作中借鉴、参考别人好的做法,以及与他人沟通、讨论、交流等过程中的互相学习;10%是常规的培训,主要指企业组织培训时,大家从培训师、讲师那里得到的启发与学到的知识。所以在学习成长上721法则的借鉴意义要更大。
第九章 逃离管理黑洞
逃离管理黑洞告诉我们的职责是通过不是通过关照流星来降低最低线而是应该通过承认和嘉奖超级明星来提高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