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一切的发生,境随心转是圣贤,心随境转是凡夫



允许一切的发生。境随心转是圣贤,心随境转是凡夫。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家庭环境、生活阅历、学识认知不同决定了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结果,我们的心境决定了外境的好恶。

心随境转是我们的喜怒哀乐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尤其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被他人的行为和言语影响。比如,我们终于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但当消息公之于众时,外在各种否定的声音淹没了你,让你失去了自我裹足不前。

境随心转的人可以守住一颗笃定的心,世界因我而存在,我在则世界在,不容易受他人影响,即使外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也会选择坚定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允许一切的到来和发生,成则无忧,败则接受,调整方向,重新出发,甚至可以在危机中看到光明。

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偈中的一句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我们内心光明时,就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控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修一颗强大的内心,万事万物一切变化都不能影响到你。


禅家说:“万法唯心造”。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有一天她正送花到佛殿时,巧遇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欣喜地对她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并以香花供佛,依据经典,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这是应该的,每天我礼佛时,感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一样的清凉,但是,一回到家中,就开始心慌意乱。请问禅师,我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才能够在琐碎烦闷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后的花梗很难吸收到水分,鲜花就容易凋谢!”无德禅师说:“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道理也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只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反思检讨、改掉陋习,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信徒听后,欢喜作礼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世间的烦乱与清净,只是我们心中所起的分别之心。静下心来,自我检视,自我学习,自我认识,像照镜子一样不时地反观自己,升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
    浅忆墨香阅读 346评论 0 0
  •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
    一埝阅读 136评论 0 3
  •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的花草。她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
    禹音阅读 523评论 0 0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每当我们对生活失去信心...
    进击的人儿阅读 885评论 4 18
  • 梦境再美终是梦,见无染见醒当下。 【简书】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
    释然无住阅读 6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