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关系理论研究的毕业生,很遗憾毕业后没能直接进入互联网行业,谁让那个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money多】呢?但即便这样,毕业第一份工作还是从事数据库相关的研发,不过当时做的是一款嵌入式实时数据库,比较简单,回头想想,如果当时项目没那么忙,也许我可以把那款数据库打造的更商业化点,像sqlite这种。
第一回:“传统IT管理系统与网站+电话呼叫中心”时代
开头有点扯远了,回到车联网云平台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到车联网云平台,应该是huges,休斯这几公司,现在是被Verizon收购了,当初的奔驰项目上吧。逐渐接触了OTA协议【包括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远程信息查看、远程更新】,FOTA这些概念。但当初对云平台本身认知还少。
在这同时,知道了安吉星,也陆续听说和查阅了其他车厂的一些云平台产品,什么GBook等。那个时候的认识觉得云平台也就是一个IT管理系统,B/S结构的一个网站和数据管理系统,带些看板,看看车辆运营状况等。一个小型的网站,说它小型,倒不是说它业务少,而是并发量不会太大,那个时候能有多少车能联网啊?感觉能上互联网的车都是豪车,很高级。所以,将我所认知的第一代车联网云平台,姑且叫做“车联网网站管理系统”,最多再加个电话呼叫中心Call Center配合一下业务吧。
好在我习惯于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以跟上时代,加上良好的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如何搭建一个B/S结构的网站,对HTTP,TCP,消息压缩,加解密和存储等处理的技术还比较扎实。自己当时觉得云平台并没有太多神秘的地方。
然而后来,逐渐知道自己当时的认知多么浅薄,当时也就总结出的一个经验教训是,不要只着眼于当时工作的公司系统和技术,也不要只着眼于周边或者一些技术网站的技术,而要更多关注开源系统,关注国外核心网站甚至学术前沿文章,这样才能了解相关技术的前沿,了解变化趋势,了解如果更佳的去解决问题。
为什么呢?下面就到我见到更规范更行业化的车联网云平台的时候了。
第二回:NGTP架构与大数据时代
来到Q公司后,才算真正开启了车联网云平台之门,比在门外看门里的热闹,要实在多了。彼时,互联网早大爆发了,各类中间件,高并发,大数据技术日渐成熟。而汽车行业,几家公司,包括BMW,Volvo,还有一些科技公司联合推出了NGTP架构,下一代车联网平台架构,目的在于建议一套适用于汽车行业应用服务的标准,以解决跨国跨行业等各类定制化问题。
从车端到云端的接口层定义,转发,到云平台端的几大分系统,比如汽车或传统制造服务行业必然继承下来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
回过头来看,当初的NGTP架构实现了消息和业务分离,系统模块化和标准化,把车联网一些比较独立的行业化特征的模块解构了出来。
这套架构还可以基于此进行更进一步细化和拓展出更多子系统,比如大数据系统,比如个人客户APP系统网关等。
但当初我司在应用这套系统几年间,还是碰到了很多麻烦,比如消息分发这边容易阻塞,因为一条消息处理的来回接口和步骤流程太多,导致效率下降。后续也进行了很多相关优化。
第三回:微服务架构与一云多端
通过将传统的NGTP架构进行优化迭代,特别是随着微服务架构在互联网的流行,其便利性也愈发呈现出来,我们在后续的升级迭代中,也采用了微服务架构思想,使用spring cloud搭建微服务架构,这中间应用了一系列中间件来构建整个微服务体系,这块打算后续有空时,另一篇文章单独展开阐述其架构和构建过程,高并发高可用,服务治理及系统性能优化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
同时,随着车联网服务和生态的多样化,从传统的车-云链接到一云多端的架构越来越清晰,我们开始构建以云平台(数据库网站看板运维运营部署)为核心,以车机数据采集端,车机娱乐应用端,车主手机端,车主服务关怀系统(CRM),车主经销商系统(DMS),车主智能家居,车厂WEB大数据分析及看板端等多个端口,意图打造人-车-家,制造-服务等一系列核心运营理念。
第四回:开放平台,生态,中台及人工智能因素加强
目前绝大部分车联网云平台都止步于第三回架构,并且更多的在迈向第四回架构,那就是更加开放,为解决信息流通繁琐而建立的中台概念,以及人工智能因素加强后引入的算力系统如何更好的结合,提升效能。
更加开放的平台,允许车主自定义会话系统,自定义车机主题,甚至自定义个性化的服务。而在技术层面,引入互联网的中台概念,搭建数据中台,将成百上千的CP/SP服务商形成聚类藏于身后,数据进行融合增强,POI fusion, Media fusion等概念不断引入,车机生态,不再是简单的移动互联网的导入,而是具有了自己本身特征的生命。
这一块内容,我也在摸索中,现在更多还是存在产品概念层面,具体的技术架构有待更新。但相对于前三回合,特别是第三回合,在技术架构本质上未发生大的变化,更多的是局部调整和增强。AI微服务治理,AI Devops在逐渐冒出这些概念,但万变不离其宗,技术永远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演进,特别是在工程层面。
另外,这里还得提出的另一个话题。随着车厂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博弈,合作,探索,也逐渐改变了云平台的业务架构,特别是关于汽车数据所有权的博弈。比如,某汽车公司的云平台,按照数据类型分为两大系统。一个系统用来处理车辆数据,即CAN Data。另一个系统交给互联网科技公司,用来处理移动互联网生态。即一个是车的画像,一个是车主的画像。
随着4G,5G的引入,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等摄像头的引入,语音识别系统的引入,声音及视频数据正在加大比例,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占比在减少。云平台也在越来越多的承接多媒体数据的处理,特别是AI处理,毕竟目前云平台的算力还是强很多,可引入判别的要素也多很多,可以让AI分析结果更加精确。
后记:
最后一块是关于边缘计算,域控制器等带来的改变。随着芯片算力增强,端侧的算力明显加强,加上本地处理天然比网络远程处理更直接更少网络延迟部分,所以未来的云平台的业务分工和架构也许还会发生质的改变,比如一些初步的数据处理放在车机端,而不是将raw data全部传到云端去一步步分析。
而云平台的技术架构,大概率还是会沿用和引入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的架构,至于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或者混合云,其实更多是安全和保密的要求,技术本质并不相差多少,取决于谁干活,基础技术掌握在谁手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