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敏感这么美好!读《太聪明所以不幸福》有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玲读书

迎面走来一个人,你跟她打招呼,她却像没看见你一样。

有人会感觉”这没什么呀“,并且马上忘记这件事情;但有的人却会想很多 “她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有什么做得不对吗? ”

第一种人,因为没有这么多想法,自然也不会被这些想法所累。可是第二种人就不同了,他们常常为这些想法所累,困在里面,无法理解自己,而别人也更无法忍受他们过多的想法。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就不能糊涂一点呢?


本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只看这本书的标题时,也许你会以为这是本讲述某些自命不凡的聪明人的困惑。


但实际不是,我觉得这是一本适合敏感性人看的书。就是我们常说的,想得太多的那一类人更应该看看这本书。


第一部分:想法多,是不是错?


”难道想多了,就是错吗?“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难道我们真的是庸人自扰吗?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说,“你就是想多了!”但在看过《太聪明所以不幸福》这本书后,我想说:

“你没有错!能有那么多想法,真好!恭喜你天生具备了一种特别的能力——超强的感知力。”


一朵小花,别人看时无感,你却能驻足欣赏它的美;

一本小书,别人看时无感,你却能流泪感知它的悲;

一个眼神,别人看时无感,你却能欣喜发现他的爱。


在那些别人只看到平庸的地方,你那超强的敏感力却能够创造美。


也许,以前你也被批评过:你太敏感了,这样不好。你想太多了,这样太累。但现在,我们要拥抱这种敏感力,正因为感觉过敏,所以我们才可以捕捉环境,并使其更加美丽。


当你开始准备欣赏自己的敏感特性时,请想想它还有一面,而这一面让你常常深受其苦。所以我们如何利用敏感特性优点的同时,又管理好它的不好的一面呢?

敏感性带来的好处是想法多,而坏处也正是想法多。这个说法看起来矛盾。

我们的头脑里无时无刻地在产生想法,有些想法让我们勇敢自信,而有些想法让我们灰心失望,所以想法虽多,但一定要学会管理,否则就会被各种混乱的想法困住,为想法所累,不仅无法欣赏自己独特的敏感特性,反而会痛恨自己这超强的敏感性。

第二部分:怎么管理我们的想法

有两个途径,一是改变大脑回路,二是追求微小幸福

1、改变大脑回路

有些想法是清晰的,让我们内心安定,而有些想法则是混乱的,让我们焦躁不安。

为什么呢?

这得从大脑思考的方式说起。

首先,大脑是有惰性的。曾经的创伤体验会印刻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回路,当类似情景被激发时,大脑是不会思考的,它直接将你带入同样的一条回路中。于是你的悲伤或创伤情绪会再度出现。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和伤心归咎于他们的原生家庭,他们曾经的悲惨经历,曾经的曾经的某某事情。这当然也不是他们的错,因为连许多心理学家都说“一个人无法摆脱童年的阴影,一切在六岁前都 已经决定了。”

说实在的,看到这样的论断,真的太让人泄气了。如果一切的一切在六岁是都确定了,那么活着是为了什么,继续生活是为了什么?在我们还不知情,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定型了,剩下的人生就是六岁前的复制品吗?

我一直觉得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之前也有看过一些书上说,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完整的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爱,那么,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成为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一个有力的拥抱,告诉自己:亲爱的,我就是你的父母,我来爱你。”

我更欣赏这个观点,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救赎。同样对于我们的各种想法也一样,我们可以积极行动,教会它听话,来为了我们服务,而不是任其疯狂生长,将我们淹没。

其次,大脑除了是有惰性的,还有一个特点:大脑中通向伤感区和愉快区的回路非常接近。所以我们需要多加操练,有意识地改变情绪的方向,也就是改变大脑的回路,使我们的想法更多地流向大脑的愉快区。

改变大脑回路:也就是改变情绪的方向,使我们的想法更多地流向大脑的愉快区。


具体可以这样练习:

1)、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增加正面情绪的经历。主动地回想正面情绪的经历,强化大脑对正面情绪的回路的记忆。

比如你曾经完成了一件自豪的事情,那么这次经历便是正面回路经历,可以记录这种情绪经历。这点类似于前期文章中提到的成功日记。

多练习启动正面情绪,那么在真正遇到困难时,类似的正面回路就会被自动激发。

2)、遇到困难时,如果还没练就自动激发正面回路的能力,我们可以先将目光从事物本身挪开。也就是不要钻牛角尖,试着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思考,想办法在大脑中重新启动正面情绪回路。

有时我觉得大脑像鹦鹉学舌,你教它什么,你给它输入什么,它就会相应地说出什么。这应该也像一种说法:信念的力量。当你相信你的大脑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无论你在多大年纪的时候,都可以积极行动,去改变它。


2、追求微小幸福


你以为买了梦想中的大房子,你以为被大家认可了,你以为退休且有自己的时间了,你就可以幸福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圈套。有些人终其一生,就为了寻找这样大写的幸福,但却常常错失人生中的许多美好。

而这些美好就是那些微小的幸福。

比如你起床时伸的懒腰,你刷牙时嘴里的薄荷香味,你完成一幅作品时露出的微笑。这些微小的感觉,是能给你带来深深满足感或转瞬即逝的满足感。不用在意或大或小,只要是满足感就好。

社会不断地向我们灌输要成为怎样的人才叫成功,要拥有什么什么才算是幸福。

为什么要按照那样的标准去生活。

我想我们唯一的标准和计量仪应该是我们自己。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选择那些让我们内心满足的事情。一点点地满足了,内心就不空虚了,一点点地进步了,梦想就会实现的。

原来想得太多,并不是过错,原来敏感这么美好,一起来用心感知它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玲读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好,这一期音频将为你讲述的书是《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出类拔萃的聪明人,他们被称为资优者...
    吴彩凤1阅读 3,145评论 0 2
  • 一年中的这一天 午后的阳光洒在屋里,亮堂堂的。慵懒的躺在沙发上,抬头看窗外冷风吹过干枯的树叶,屋里Ian自己在玩积...
    帆山越阅读 924评论 0 0
  • 高艳峰 信阳 网络中级九期 坚持原创分享第121天 2018-07-28 今天是最充实的一天。开了一天的会...
    gyf16阅读 168评论 0 0
  • 熊市定投,牛市定抛。
    少安阿拉达阅读 149评论 0 0
  • 今天是周日,本该睡个懒觉,结果被一个曾经的梦又给叫醒了! 安静的夜,给了我们大脑更加清醒的思考! 梦的情景,仿佛又...
    Mayxiang阅读 295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