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确实不适合学哲学,女人的天性就像结了婚的哲学家,因为她会为了自私的爱而放弃世界。
孤独—你配吗,沉思—你配吗。孤独,不是寂寞,不是空虚。是无人理解的悲剧。哲学家独自感受着世界,孤独而自足。
文学是表述哲学的最好方式,运用的好,它会尽可能地诠释生命意志。文学和哲学是不能分的。或许艺术也是,但是非文字的艺术太过抽象了,较难“清楚”表达。
全力用思考诠释你的生命吧,你的感受,你的体验,属于你的一切!
最重要的问题是,知识和灵性,哲学体系和个体思想,要如何在体内协调,二者的矛盾怎么办。我的思想告诉我不是这样,哲学告诉我是这样,怎么办。我会知道什么是真吗?有真吗?若按尼采强调的权利意志,那么必然是个人为胜,但是难道每个人都能能抵抗如此强大的道德(指外部思想体系),不会发现自身的缺失和不足吗?那个强力意志的圆满实现,超人的实现,是多么困难啊!
一块镜子的两个角度问题是,选择相信权利意志的同时认可哲学还有真理那咋办!这太分裂了!
啥都信一点,啥都不信的人啊!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