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正确的爱的方式》之六___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伊川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185天

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在很多时候习惯于这样的思维模式,即问题导向思维模式。什么是问题导向思维模式?就是认定“有因必有果”,我们在发生状况时总是先去找原因,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将力气花在分析问题或是探讨问题的成因上面。

但事实上很多问题即便找到了原因,对问题的解决也助益不大。比如发现孩子是扁平足,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因为孩子的爷爷是扁平足。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去探究为什么会这个病遗传给这个孩子是没有价值的,把精力放在治疗上才是立足现实的解决之道。

焦点解决的思维模式就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

下面我们通过两组问句,来做个对比,感受一下问题导向的问句和焦点解决问句给来访者带来的不同感受。

A组问句(问题导向思维模式)

___最近有什么问题困扰着你?

___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___你曾与谁说起过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问题持续多久了?

___这个问题对你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会让你觉得不舒服吗?

___什么时候你觉得这个问题最严重,你是怎么处理的?

……

B组问句(焦点解决思维模式)

___我做些什么可以让你觉得好一点儿?

___如果在我面前有一把尺子,0代表你觉得一点都不烦恼。10代表非常烦恼,你会给现在的情况打几分,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___什么时候这个烦恼比较不会困扰你或是不太严重?

___什么时候这个烦恼不会出现,当时你做了什么,让问题看起来不那么严重了?

___真是太好了,请问您是怎么办到的?

___另外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被这个问题所困扰,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

___你怎么知道你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

A组问句的优势是经过有脉络的思考,可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B组问句可以让被问题困住的人借由这样的问话,看见自己的力量与资源,进而产生强大的希望感。

我们来看看实验后学员的反应。A组学员反应。虽然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但是像是被警察审问或是医生问诊的样子,而且有种愈说愈烦的感觉。B组学员反应,虽然有些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很多的脑筋,甚至想的时间会比较久,但感觉自己并没有那么无助,还会注意自己已经做了些什么,而且好像也能从这些问与答中找到解决的方向,像是在眼前出现一线曙光的感觉。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我们这样问孩子:为什么考砸了?哪个地方失分了?为什么会失分?是老师没讲到还是自己上课没好好听?是纠错不及时还是复习不到位?……越探究的细,找出的问题越多,家长的火气越大,孩子也会越觉得我怎么就这么笨蛋呢,想撞墙的心都有。

反之,如果这样问:你对这个分数满意吗?你感觉自己应该在哪个分数上?你怎么做就会达到这个分数呢?如果达到这个分数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这样的问话,孩子同样会去找出自己失分的地方,但关注正向,有一线希望在前方,孩子会被赋予能量,激发前进的动力。

咨询是语言的艺术。把咨询的语言运用到生活中,生活也会藉着语言的艺术而更美好!打开正确的语言钥匙,打开正确的爱的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