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脸媚色,这种人,‘仁’就很少了。”
【个人感悟】读罢,我有一丝愤恨也有几多伤感。
孔夫子几千年前都已经点出来的道理,历史上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听信奸佞小人的花言巧语,残害忠良、欺压百姓。
现代社会不依然有人靠花言巧语上位吗?
孔夫子的愤怒和正直,并不能断送这类人的命运。想必,这些人一定有他们的生存之道,总有适合的土壤让他们生根发芽。
他们精彩绝伦的花言巧语,几千年来不绝于耳,偏偏总有人愿意听喜欢听。说明这是人性之软肋。
既然不能杜绝,那就适应,只要我们能慧眼识人,不轻易被他们所利用就可降低损失。
在孔老夫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凡是奸佞小人,都会表现得特别虚浮不实,在明白人面前估计很容易露馅。
可是经过了几千年的进化,现在的人,有的虽巧言但却忠诚,有的言拙但却心诚。
故而须一方面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养,不但要正直善良,该说时还要能巧言善辩;另一方面也要时时警惕,以防小人献谄,同时也不能对善言之人有偏见,冷落了好人。
说出这些话来,顿觉自己成熟了,同时也觉得现代人生活太累。
做个好人容易,做个火眼金睛的好人也不难,难就难在做个火眼金睛而又能言善辩的好人!